>> 首页 >> 教学园地 >> 文章正文
教师都应知道——导学案教学
发表时间:2013-3-27 16:52:27 来源:整理 编辑:李林
点击/评论:3678/0
 

1、什么是导学案?

导学案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需要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并且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导学案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它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导学案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按照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设计,将学生的重心前移,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主要依据五大环节: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当堂检测评估—课后拓展延伸。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2、导学案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导学案是教育教学发展进步的产物,有诸多的背景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

1)政治背景:现阶段,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在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教学上落实以学生为本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发展。

2)社会背景:当今社会是竞争的时代,形成竞争的关键因素是创新,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绝不是靠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所能完成的,因此,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主动思维和积极探讨的过程。

3)素质教育背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培养少数尖子不行,只重知识不重能力与学法不行,所以我们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在平等参与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新课改背景:传统的教育培养目标是单一的,新课改后的教育培养目标是“三维”的,这就需要教学过程必须把知识问题化,能力问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潜移化。

3、导学案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1)导学案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针对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而提出的,是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有效载体。

2)导学案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学案导学,自始至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在拿到导学案后,记忆开始了主动学习,这时导学案是学生很好的指导教师,通过导学案学生可以明确了解学习目标,掌握学习的重点,并自觉地进入预习状态,80%的学生能解决80%的基础知识,并重新发现和确认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自觉地做好了课前准备。课上,学生在教师的动态点拨和导学案的书面指导下,或自学或互学,或自我钻研,或小组讨论,或研讨或探究。学生自觉地参与群体中,融入到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这里没有教师陈述式的讲解完全成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生真成了学习的主人。

3)导学案真正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能忽略或取消教师的主导作用,否则学生的学习将成为盲目的、无序的、无目的、无方法、无目标的学习。导学案导学,从研制导学案开始,教师就已进入了指导角色,因为从学习目标的确立,学习方法的设计,学习内容、学习环节的设计,无一不是教师个体和群体的智慧体现,课堂上教师随时把握和调节学生学习的环节和节奏,并根据教学环境不断的变化随时给与帮助和点拨,利用启发机智促进知识的生成和能力的提升。教师既不是目中无人的讲解者,又不是冷眼袖手的旁观者,而是真正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成为真正的启发者、点拨者和诱导者。

4)导学案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导学案导学再也不是教师一人讲大家听,齐步走随大流,更不是大屏幕上幻灯片过眼云烟式的展示,而是真正的异步学习异步指导。学生手头有导学案,每个学生可以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策略和学习速度,教师则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状况或集体点拨或个别指导,教师的主要精力集中在那些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身上,并根据他们的不同特征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或独立钻研,或请教老师,请教同学,按需索取,自由的完成学习任务。导学案虽然明确了学习要求和具体的方法指导,但它绝不是一个僵化的教条,而是一个动态的学习线路图,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地、自由地设计和实施自己的学习策略,教师则可以根据教学情况因人、因事随机做好指导。

5)导学案真正做到了低负高效。导学案导学,将教学的重心前移,工作做在了课前,主要精力集中在了课上。导学案导学实施堂堂清,严格控制课后作业量,学生再也不用为加班加点犯愁作难。导学案是根据课程标准和具体的学习目标设计,已涵盖了“三维目标”的基本要求,学生通过导学案进行必要的学习、探究、训练、检测和拓展,真正跳出了题海。导学案既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方案,又是期中期末的复习材料,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减轻了学生的经济负担。导学案导学学生有备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有方向、有目的、有策略、有方法、操作性极强的有效学习,学习完全自主,完全参与其中,学生完全主宰着学习,效率自然很高。导学案的设计遵循了人的认知规律,由预习准备开始,到提出问题、研讨学习、释疑解难、训练巩固、监测评估,再到拓展训练,环环相扣,知识生成、能力提升自然蕴含其中。传统的简单机械性学习完全被科学的学习机制所替代,少慢差费自然就成了多快好省。

6)“教是为了不教”。导学案导学的基本思路是:提出问题—指示方法—学习探究—展示?反馈—点拨(以问题启发问题)—巩固训练。这样的引导是符合科学的学习规律和认知规律的,自然也成了学生学习的基本策略和方法。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自然就能学会自主学习,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不仅可以摸清学习的规律,还可以有创新的方法和措施。

7)导学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集中学习精力。导学案将学习的重点前移,规定了预习的内容、方法和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课上学习采用的问题式教学、探究式学习,大大激发了学生求疑解困的欲望,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主动参与成了学生的一大特征。导学案中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时时吸引着学生,精力自然集中。由于导学案中问题是固定呈现的(不像老师口头提问转瞬即逝也不像电教的即时转换),既排除了对学生思维的干扰,又给学生思维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学生能真正集中起精力去思考、去探究,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4、“导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导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的总体思路为:突出落实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体现自主参与意识和自主发展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导学案引导下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提升能力,增加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导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打破只用教案教学常规做法,以导学案为载体对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知道,将课下与课上相结合,导学案与教案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诱导相结合、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知识技能与能力素质的培养相结合,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的立交桥,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5、“导学案”与教师的关系是怎样的?

“导学案”是每一位教师参与制作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理解的具体体现,是教师基于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并结合学情确立新的具体培养目标的体现,是教师将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学方法运用于教学实践的载体,是教师将科学的方法、技巧应用于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基本方案。因此,教师应积极的学习最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钻研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了解和掌握学情,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研究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参与编与、修订和完善导学案,真正把导学案变成指导自己教学实践的科学有效的方案。同时,要充分理解把握和使用好导学案,充分发挥其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和有效性。在充分利用导学案导学的过程中,不拘泥于导学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灵活多变,兼容并蓄,不断研究与创新,多方收集资料与信息,反过来再用于指导导学案的修订与完善,把教学实践的过程变成修订完善方案、推进其提高升华的动态过程。教师在编写、使用、修订与完善导学案的过程中,自身得到锻炼,素质不断提高,能力不断增强。因此,导学案也是促进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

6、“导学案”与学生的关系是怎样的?

“导学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使学生全部课堂学习实践过程中的操作方案,它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路线图,指示着学习的路线、方向和基本要求,学生必须按照路线图去实践、去探究完成学习的全过程。但他不是死的教条,它规定的只是基本路线、基本方法,至于学生学习的速度、深度、广度以及学习的策略和具体细节,完全应该由学生自主,路线确定以后,路还是要靠学生自己去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导学案只是个工具。“导学案”是学生的另一位老师,无声却有形。从某种意义上讲,导学案给学生的指导更直接、具体,学生接受和运用这个指导的自由度和实效性更强。导学案给学生提供的学习和研究空间更自由更开放,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交流空间的约束,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究以及合作学习得以充分体现。“导学案”给了学生路线和方法,也给了学生思想和态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体验和感受,长此以往,学生那个就有了自己的思路和方法,这为学生学会学习奠定了基础。实践者最有发言权,学生在长期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会有新的感悟,产生新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老师可以作为导学案修改的重要依据,使导学案不断的完善与科学,因此学生既是导学案的使用者又是导学案编制的参与者。

7、导学案的核心因素是什么?

导学案的基本教学方式是问题式导学,即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把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形成一个个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问题”是关键、是核心。“问题”主导教学的全过程,无论是预习、新知识的学习与探究、巩固练习、学习小结,还是拓展延伸,所采用的基本教学环节都是:提出问题—指示方法—明确要求—学生学习。在这个基本环节中“提出问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事关整个教学环节的成败,因此也是整堂课成效与质量的决定因素。既然“问题”是编写导学案的核心,那么问题设计就是决定导学案优劣的关键因素,所以编写导学案应将主要精力放在问题的构思与设计上。“问题”在导学案中既是教师“导”的基本思想策略和方法的体现,又是学生“学”的过程体现,因此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导”的规律和“学”的规律;“问题”是知识和能力的集中体现,所以问题的设计必须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在导学案中既起着引导作用,又应负有启发功能,因此问题的设计必须具有艺术性和启发性。另外“问题”的大小、深浅、繁简等“度”的把握直接决定着问题设计的质量,这就需要编写者进行揣摩,细心把握。

8、设计导学案时应注意什么?

1)使学生学习有路:导学案中不仅要有学习目标,也要有学习过程。导学案对于那些盲目不知如何学习的学生来说,应该是一条容易通过的学习之路。

2)使学生学习有劲:学习是漫长而又枯涩的活动。只有不断的成功,不断激活内心的潜力,才能不断地充盈自己的力量。设置导学案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做到“低起点、小台阶”,既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轻松,又能体会到登上一个个台阶的喜悦,从而增强登上下一个台阶的信心和勇气。

3)使学生学习有法:学会方法,走遍天下。导学案不仅要明确学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导学案要明确指示如读书、如何读图、如何理解、如何记忆、如何思考、怎样讨论等学习方法。

9、导学案编写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第一,要全面了解学生,做到“五清”。知识底清,认知心理清,学习态度清,可接受程度清,环境影响清。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充分估计到学生与教材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

第二, 要做到“四个吃透”、“四个把握”。一是吃透教材内容所占的地位、整体结构、主要线索、纵横联系,把握住知识点,形成知识链,构成知识网。二是吃透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把握住重点、难点、训练点,实现学用结合;三是吃透教材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把握住教材内容的深度、广度,以实现“因材施教”、“差异教育”;四是吃透如何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的全部过程,把握住知识的停靠点、能力的增长点、思维的激发点,以解决学生思维、探索的问题。

10、导学案的学习目标应怎样定位?

制定学习目标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确要学什么。目标不仅要具体,要充分利用教材的单元(课组)目标要求、章节(课例)预习提示和课后的思考和练习要求来确定,而且要重点突出,明确学习重点,但不要面面俱到,避重就轻。目标的表述要以学生为主体,要让学生读得明白,弄得清楚本节课到底要完成什么学习任务。

11、学生提前了解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有什么意义?

明确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能做到课内明确任务,课后复习有方向,提高自主学习效率。教学的重点、难点又是启发学生思维探究的最佳切入点。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能给学生一定的思维启示(如观察、对比、推理、归纳、讨论等)。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培养学习能力。

12、导学案中的预习包括哪些内容?

课前预习可以包括:一是与本学习目标相关背景材料和思想意义,学科问题的新发现、新猜想、新论证等,如语文课例中关于作品、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作品的思想意义、现在学习的价值、主要知识和技能的逻辑结构图等。二是提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题例,通过预习前置,学生自学,促进学生完成一定的基础目标,为课堂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13、导学案中的“预习”设计有什么价值?

导学案中的“预习”能够充分引导学生“先学”。这种先学不是那种漫无目的的学,学生要根据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导学问题、学习方法,采取自学的方式自主学习教材并完成相应的课堂练习。学生在导学案导学的引领下单独自学教材,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尝试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同化”教材知识,通过“自奋其力”达到“自致其知”。这一过程属于思维的最佳状态,会激发学生在静思中根据导学案中的导学问题或提供的实验器材,自己动脑动手获取知识,发现问题。

14、导学案知识问题化设计有什么意义?

将所学知识进行问题化设计,是导学案导学的核心和关键,是学生学习的控制器和推动器。它不仅在学生整个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控制学生学习过程的作用,更起着推动学生学习积极进行自主学习的作用。导学案中,知识问题化设计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的质量,也决定着导学案导学的成败。

 1)使学生学习的方向、目的明确。导学案通过呈现给学生一系列的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索、去解决,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盲目,而是成了一种有目标、有方向的活动。

2)使自主探究学习得以落实。导学案呈现给学生的是一系列需要探究的问题,学生必然要想办法去解决,或看书、或实验、或调查等,学生在想办法解决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就经历了自主探究活动。不仅问题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3)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力品质。学生学习有了目标和方向,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很快地进入到实现目标的活动中,并能够及时排除其他干扰。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而且,长此以往,更会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力品质。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学生在解决的一系列问题中,不再是被动的去执行任务,而是要去主动的思考、认真的思考、细致的思考、努力的思考,在学生主动思考解决一系列的问题中,思考的积极性会逐步增强,思维的深刻性也会相对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5)小组合作交流成为需要。学生在自学中,一定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必然想与其他同学进行探索与交流小组合作交流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避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主义。

6)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看书习惯。导学案中的问题都是围绕课本上的新知识设计的,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会首先意识到,要解决导学案中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思考不行。这样,就有利的培养了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和看书后进行思考的良好习惯。

15、编制导学案学法指导要考虑哪些因素?

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核心因素,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学生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学法指导是“教会学生学习”的前提和保证。因此,在导学案中,学法指导贯穿始终,如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设计、疑难问题提示、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指导性内容和要素,构成一条明晰的学法线。随着知识网络的形成,学法指导也构成科学完整的体系,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导学案中的学法指导主要包括知识识记和技能训练的方法指导、问题的处理策略指导。要明确告诉学生从哪些角度进行观察、记忆、联想、对比、推理、归纳、思考、讨论等,学习方法指导要充分结合学习目标,要举出一定的学习题例,通过题例使学生循序渐进掌握学习的方法以及学习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16、导学案中的练习应怎样设计?

练习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在练习问题设计时,应注意多设疑,在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中,使学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此入彼地掌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练习题可分为必做题与选做题,必做题侧重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侧重于巩固强化课堂知识信息的识记、理解与运用,属基础题,难度系数较低。选做题侧重于对所学知识的深化运用,难度、灵活度较大,是对学有余力同学的培优,侧重于培养学生知难而进的钻研精神。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练习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低年级的学生应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而高年级学生应把侧重点放在能力的培养上。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一边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发现,给予指正,做出正确的评价。

17、如何设计导学案?

如何设计好“导学案”,是学生“愿学”、“乐学”和“会学”的基础。因此,“导学案”设计要做到“一个中心”、“两有”和“三性”。“一个中心”指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两有”指教师设计导学案时要“心中有人,目中有纲”。“心中有人”指心中要有学生,要充分了解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充分考虑导学案怎样导学生学,如何做到因材施教;“目中有纲”指要以课标为纲,以教材为依据,要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方法得当,层次分明。“三性”指设计的导学案必须具有一定的探索性、科学性和主导性,探索性指导学案设计的问题是真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实验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能够真正解决的问题。科学性指导学案设计的问题要科学,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做到循序渐进,循循善诱,使学生认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又要符合学科性质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主导性指导学案的设计虽然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教师主导下的有效学习,特别是注重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指导和辅导,使每一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得,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18、导学案编写的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导学案编写教案化。教案的着眼点在与教师讲什么和如何讲,它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导学案的着眼点则在于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编写导学案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究的活动,他不是教案的翻版,他需要教师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出发,按照从易到难,从表面到本质,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规律,有层次安排学习内容。他还要求教师有创新精神,提出的问题要从课程标准出发,但又不拘泥于标准,要有利于帮助学生突破常规思维局限,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但事实上,我们很多老师在编写导学案的时候往往受到教学中思维定势的影响,把教案的条框详细化,就变成了所谓的“导学案”。试想,这样的导学案,怎能摆脱“教授化”的影子,怎能在课堂上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误区二;导学案编写作业化。从性质上看,导学案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手段,而习题或考卷则是检测学生学习水平与能力的手段。从内容上看,习题只是导学案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些教师认为“导学导学案”不过是教学内容习题化,所以,他们在设计“导学案”时没有经过认真研究,只是吧教材内容简单的编织成一个个的习题,甚至机械照搬课本内容,连编排顺序都完全一样,认为这就是“导学案”。教师如果按这样的“导学案”进行教学,必定会造成学生去抄课本,死记硬背教学内容,简单机械的寻找答案,整堂课就成了师生对答案的过程,根本无法实现“导学案导学”教学的优势。所以导学案绝不是单纯的另外一份额外的家庭作业,要防止把导学案搞成又一本“练习册”,从而加重学生的负担。

误区三:导学案编写的共性化。导学案编写应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循循善诱,要让优等生看到挑战,中等生看到激励,学困生看到鼓励。要让每一个学生能参与并学有所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独立学习的自信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学习心态。所以,我们在预设导学案时必须基于全体学生,既要为全体学生的发展与提高而预设,又要能让全体中的每一位在通过他们的合作探究后有所提高。我们应该依据“三个目标”分层而设,使班级中的每一类学生每一位学生都能实现“三维目标”的前提下张显出属于他自己的个性,决不能采取“一刀切”误区四:导学案编写的“好高骛远”:导学案的编写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习目标不能过高。有的老师在编写时,往往不考虑“学情”,学习目标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情况,长期这样下去,必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所以编写导学案必须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注意各知识点的把握层次。

19、导学案是怎样通过问题导学落实三维目标的?

导学案设计的重点在“问题导学”上,它包括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过程设计和学法指导。问题导学以三线一面的形式把三维目标贯穿起来。

一是知识线。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知识点进行拆分、组合,设计成不同层次的问题,给学生一个自读学习思路导引。

二是学法线。在依案自读过程中,指导学生怎样读,怎样思,怎样操作,从而作出培养学生能力的具体设计。这条线或简或繁,或明或暗。

三是德育线。在学习过程中,挖掘并体现学习内容的情感价值、世界观、方法论价值,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三条线通过一连串相互衔接的问题体系及其内涵,培养学生的能力形成一个立体的知识、德育能力面。

20、导学案编写的开放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导学案编写的开放性体现在:

①编写的主体,不只是教师个人,也有集体的智慧;不只是教师一方的精心设计,也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它是一种合力。

②“导学导学案”的设计要体现多种能力的综合训练。包括动眼观察、动耳倾听、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书写,它突出的是实践能力。

③“导学导学案”的开放性还体现在把自由发展的时空还给学生,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学生得以自由和谐的、生动活泼的成长。

21、导学案导学实施的主要过程如何安排?

1)出示导学案,学生自学。课前教师首先要把文本或多媒体导学案及时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明确重点、难点,带着问题对教材进行预习,认真阅读教材文本,思考重点问题,努力完成预习目标和部分导学目标。其次,教师进行适当辅导,知道学生学习的方法。告诉学生导学案中那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第三,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问题的地方做好记录,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走向课堂。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提高学生自学的有效性。

2)自学检测,讨论交流。课堂导学前,教师要对学生自学的结果进行汇报交流,检测、反馈学生的自学成效,了解学生自学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形成共识。对不能解决会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导解释疑问时帮助学生解决。

3)精讲释疑,当堂训练。精讲释疑是学生在自学检测、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精讲释疑,首先内容要精,要有针对性,应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教师设计的问题开展。其次方式要精。要有启发性。要克服满堂灌、满堂问,解决的问题要应在教师指示方法的情况下,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三,训练要精,要加强针对性的当堂训练,及时检测学生记忆、理解的程度,既要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校正,做出讲评。讲评时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的难点上,根据练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22、导学案导学中常采用的教学模式有那些?

实践中大致采用三种具体的教学模式:

1)诱导模式:提问——讨论——归纳——练习诱导模式教学模式一般用于新授课的教学,就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首先通过提问和讨论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无须教师作全面的讲解,也避免了课堂中过于沉闷的教学气氛,同时也可使教师有时间解决个别存在的问题。归纳环节是在讨论的基础上作出的,要求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得出啊规律性的结论。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我们一般要求由学生自己来阐述最后的结论。实际上,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导下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认识,这种教学环节的设计实质上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认识,完善和纠正各种错误的观念和观点。这种课型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

2)开放式:质疑——探究——小结——应用:开放式教学模式一般用于单元复习课,目的是为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学会如何将知识应用于具体的问题解决活动,带有研究性和实验性。此种课型的导学案所涉及的知识往往是一些高级知识,导学案中设计的问题也往往具有开放性,甚至没有唯一正确答案,要求为学生介绍一些适当的科学研究方法,以利用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在教学指导上常常采用合作学习和交互教学方式,教师一般扮演帮助者、启发性和指导者的角色,教师要充分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不受限制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的环境和机会(质疑),提供必要的探究条件和手段,让学生通过自己实践或试验验证所学的知识和所提出的解决问题方案。开放性导学案导学教学不限于一个课时,也不一定全部在课内完成。

3)技能模式:技能模式一般用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和教学,特别适合于理科课程的教学。教师或者学生的师范不是简单的习题演算,而必须是将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尽可能完全地展示给学生,这里借鉴了近今年来关于认知学徒模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尝试不要求学生能够即刻解决教师或者其他同学的问题,主要目的在于能够通过尝试让学生充分暴露在认识的不足或者知识体系上缺陷,以便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并调整教学进展和教学内容。评价环节是有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和验证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可由此从分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导学案通常以问题为核心来进行组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以导学案中的问题为线索来组织教学活动。上述三种教学模式各有自己的特色和价值,从而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教师的教学活动实际上都是为了学生提供一种促进知识学习和运用的环境和条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结构和体系,促进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和自主性的发挥。各个环节的设计还具有防止教师过多地干预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过程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23、有了导学案,教师还需要备课吗?

导学案虽然是集体的智慧,但是,导学案的使用却是一个个性化的活动,教师必须对导学案进行创新设计与灵活应用。真正使用时,由于不同班级班风、学情和教学进度不尽相同,科任教师本身的教学技能和课堂调控能力也不尽相同,有些导学案可通用,有些则应各尽所长,区别对待,特别是对学习成绩差异较大的班级更应使用不同的导学案。所以,教师不可局限于已设计好的导学案,受其固定思维框架的束缚。而是要在认真研究教材和认真研究本班学生学情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导学案,领会导学案的设计意图,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对导学案进行加工改进,进一步完善导学案,并制定出本班使用该导学案的具体措施,让导学案更加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

24、怎样结合导学案开展教师集体备课?

在导学案使用的探索中,更需要加强集体备课,具体要做好以下三个阶段的工作:

1)准备阶段:提前一周,确定中心发言人,对下一周的导学案进行集中备课,特别是结合课标、教材和学生实际加强对导学案具体使用的研究。其他教师也要对下一周的导学案进行分析和研究,人人做好发言准备。

2)讨论阶段(核心环节):在规定的集体备课时间内,首先由中心发言人主讲导学案。主要围绕以下三点进行:①导学案的设计意图。②导学案的使用方法。③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④如何根据本校或本班实际,对导学案进行增删。

3)完善阶段:通过第二阶段的讨论活动,老师们再结合本班的特点和情况,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对导学案进行修改、补充、纠正、完善,形成适合本班的具有自己特色的较为成熟的规范的导学案。

25、使用导学案导学应注意把握的关键环节是什么?

学生使用导学案学习的几个关键环节是:预习----学习研讨——交流反馈——巩固训练——拓展迁移。教师在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要跟上指导和服务,特别是针对每一个学生的指导和服务。

为了提高指导和服务的质量,在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提出问题——明确要求——指示方法——学生学习——反馈展示——启发点拨——作业训练——反馈展示——在点拨——在训练,其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要求教师必须重点把握:一是提出问题,它决定着学生学习的路线、方向和目标,是决定学生学习的效果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必须精心设计;二是启发与点拨,这是教师主导的关键发挥,学生学习的质量保障、三维目标的达成都依靠它来实现,所以说点拨启发是关键中的关键,教师必须利用自己的智慧精心点拨、巧点拨,点拨到位。

26、如何引导学生使用导学案?

1)拿到导学案后根据其导学题目认真进行预习。所有同学必须要解决导学案中基础部分,然后可以作提高题,对难度较大的问题要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老师提高。在完成导学案时做到:自觉、主动、独立。

2)课堂学习时要适当做些方法、规律等方面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3)每隔一段时间后将各科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27、教师使用导学案的要求有那些?

1)教师应认真知道学生使用好导学案,在上课前必须抽批部分导学案,了解学生情况,再次进行课前备课,原则上不允许在布置课外作业。

2)用导学案教学要努力做到;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重点、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中心思想等放手让学生概括,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建构。总之,在课堂上只要学生能完成的、做到的、教师绝不能包办代替。

3)用导学案教学要拓展学生的思维,一方面通过引导学生思维来获得知识,暴露思维过程中的困难、障障碍、疑问和错误;另一方面可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及时给予鼓励和拓展。

4)用导学案教学要做到四精四必(精选、精讲、精炼、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

28、导学案导学中教师如何做到精讲解释疑问?

精讲解释疑问是学生在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在精讲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语言、内容要精。其次,精讲应具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应根据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展开。再次,精讲应具有启发性。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可采用两种方式处理学生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一是点拨;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适时点拨;或就是某个问题,某个组已经解决,其他组仍是疑点,教师可让已经解决问题的小组作一次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讲解,教师补充点拨,这也是可以说讨论的继续。二是精讲,对于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在学生渴望解释疑问的心里状态下,教师针对其疑点,快速确定讲的内容,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建构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29、导学案导学中如何做好反馈展示活动?

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展示,是导学案教学实施的核心。

展示目标:(1)通过学生的展示和其他学生的听讲、更正、补充、拓展,实现对知识的再一次认知。(2)通过展示,尽可能的将学生在预习、交流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暴力出来,以待修缮。(3)通过学生发自内心的、主动的、个性化的展示,使尽可能多的学生从中提样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其学生兴趣,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基本要求:(1)要保证所有学生都参与展示的全过程。(2)展示过程中,要激发学生认真听讲、更正、补充、拓展。(3)展示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及时点拨、总结、拓展、调控和激励作用。(4)展示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互相欣赏、相互鼓励,积极创造团结和谐的展示氛围。

30、导学案导学中完不成任务的原因有那些?

导学案导学中完不成任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预习作业检查力度不够,在课前不能明确知道多数学生的预习效果,因为部分学生没有严格按照要求完成预习任务,导致课堂预习检查环节超时,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2)备课过程中不能充分备学生,过高的估计学生的理解与接受能力,不能恰如其分的针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备课。(3)导学案中设置的练习题量偏大,个别题型书写量大,耽误了一些时间。(4)不能完全放手,过于依赖到导学案,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羁绊和束缚(。5)学生进行互助小组讨论、质疑等所用时间超出预想。

解决的办法:(1) 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加强课前的预习检查,掌握学生的预习效果。(2)根据具体的学生理解及预习效果,设计合理的题型,精选练习题,控制练习量,加强限时训练。(3)上课少讲的同时,学生的自学、小组互动时间也要控制时间。(4)在导学案使用中,出现问题是正常的,关键是要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待。

31、如何引导学生利用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

在导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让学生将学习目标变成自我学习计划,督促学生以学习目标作为导向,调节、监视、控制自己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反思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最后,结合评价反思和当堂检测题,引导学生总结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促进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发展。

32、如何让课堂练习起到好的效果?

课堂练习能否起到好的效果主要抓好两方面的落实:一是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尝试着独立完成相应课堂练习,防止走过场或抄袭现象;二是在生生互动交流或师生互动交流过程中要认真做好订正、理解、内化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发挥调控功能与主导功能,确保课堂练习的完成与订正达到当堂落实。

33、教师如何结合导学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开展导学案导学,基础好、自学能力强的同学,学得更轻松,进展更大。基础差或自学能力不强的同学,如不加个别辅导将会是一场灾难。因此,要注意加强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要重点解决好三个问题:(1)对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注意进行学习内容的辅导,力争日日清,(2)对自学能力差的学生注意进行方法知道,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自主学习的兴趣。(3)对于学习态度有问题的学生,要帮助学生端正自学态度,增强毅力,增强信心。

辅导主要有两个途径:(1)教师辅导。要善于发现有问题的学生和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辅导,让每个学生每天都能跟得上;(2)同伴辅导。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提倡合作化学习,学习小组相互激励、相互支持、共同进步。发挥优秀学生的作用,采用学长制度,兵教兵的战略,更大范围更快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34、导学案导学对教师提出了哪些新的素质要求?

导学案导学要求教师必须提高三个能力:备课中的厨师能力,课堂上的公关能力,教学中的导演能力。备课中的厨师能力: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精选材料,精选认知策略,精收反馈信息,优选教学方案,优化教学手段,在抓住重点、凸显难点、破解疑点上下功夫,在能提高学生能力的支撑点上下功夫,在能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兴奋点上下功夫。教学时的导演能力: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学好比导演,要为学生创造表演的舞台,让课堂充满魅力。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灵活使用教学手段,做到寓教于趣,寓教于乐,寓教于情,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亢奋状态。课堂上的公关能力:教学中教师必须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变我要学为我要学。为此,教师要主动接近学生,通过平等、民主的师生交往,了解学生的知识需要与情感渴求。

35、一堂优秀的导学案导学课的标准是什么?

用看标准评价导学案课堂:一看课堂上的教与学用不用导学案。导学案是教师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通过体悟而策划设计的师生共同拥有的学习节目标。它能减少课堂运行的被动与盲目。它能培养教师的研究能力、学生主动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二看学生学得是否高兴、主动深刻。导学案的每一个栏目都是师生学习过程中走向高兴、主动、深刻的创造和创新天地。栏目调理清晰,活动一波三折,正例加反例,联想加类比,考试加实践的导学案课堂会把学生的学习不断引入胜景。三看教师教得是否轻松。课堂教学是师生不断合、分的动态过程。教师不能去抢学生的活,要善于把皮球踢给学生,教师要在课堂实施主动撤离和适时登场,做好主持人。教师教的是否轻松是评价三导学案课堂成功与否的显著标志。四看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强调教师教学发扬民主。要把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选择,是否注意倾听学生的想法,是否与学生商量这进行,是否根据学生情况灵活使用导学案,作为评价导学案课堂的关键指标。五看教师是否关注对学生的积极评价。强调教师要尊敬、理解、信任、欣赏、关爱、宽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健全的人格。这事我们评价教师能否实现成功教育教学的重要标准。六看教师是否有开拓创新意识。强调教师要知道使用的导学案只是一个范例,我们是在用导学案而不是教导学案。

拓展创新有明确的三个导向:一要直通教学质量,让学生学有所成,体验成功,增强自信;二是揭示通法,加强双基,建构思想方法,形成迁移能力;三是考虑练习生活实际和育人,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实践与创新能力。

36、导学案导学中如何有效落实教师的导?

1)知道学生的自学。要善于结合具体自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自学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效果。

2)指导学生的交流。积极引导学生有组织地开展合作交流活动,争取能在小组内解决的问题在小组内解决,并形成共同的学习成果和共性的问题。

3)诱导学生的质疑。对学生学习中的共性的问题或疑难问题,要善于在解决的方法上给予诱导,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4)引导学生的小结。要善于通过对学生学习小结活动的引导,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完善学生的学习活动。

5)辅导个别学生。在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要加强对特殊学生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在学习态度、方法及知识技能等方面达到应有的要求。

37、导学案导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师生互动交流”?

所谓“师生互动交流”就是教师采用提问讨论的形式,提问讨论导学案中的导学问题。对于学生可以独立完成的导学问题,教师只需在提问讨论过程中明确肯定学生的自学结果,并给予表扬鼓励即可。对于重点问题应重点提问,重复提问,反复感知,加深理解,当堂掌握。对于难点问题应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思维方向,利用学生的集体智慧得出确的答案。在提问讨论过程中,应着重关注有待激励的学生,把导学问题中简单的重复提问的问题留给他们,迫使他们调动感觉器官与思维器官,变依赖观望为积极投入。把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提问中上生,使各层次的学生人人参与,通过肯定、表扬、鼓励,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愉快或成就感,体验成功的喜悦,认为学习是“乐事”而非“苦事”,更加激发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38、开展导学案导学如何处理“先学”与“后教”的关系?

“先学”是基础,“后教”是关键,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以学定教。决不能再象过去那样按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讲下去,而应根据学生完成导学案的情况,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思维的障碍,重新确定教学内容。要更有针对性,新颖性,更能吸引学生。

2)以教促学。这里包含两个层面,首先教的过程也是对学生学的情况的检查、检验,更清楚地了解学生自学情况,特别是个体的差异。其次,课堂的教是学生课外所学内容的延伸,让学生更系统地学习,达到学习的更高层次。

3)改变教学方式。当学生走进课堂时已不是对课堂内容无所知,完全陌生的人,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建构基础,要打破压抑、严整、呆板的旧课堂常规,创设认知情境,引发学生学习欲望,让出机会,让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人人参与课堂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实现生生互动。从课前预习回到课堂中再认识、再发现,走向深入。

39、导学案导学该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通过设置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使学生通过努力就可以回答出来,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探索的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2)让“导学案教学”的课堂成为学生问题解决与成功展示的课堂,让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看法,让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做出基本内容课堂讨论时的发言,让学生对课堂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3)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不断掌握新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信心逐步增强。

40、导学案导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敢于自学的习惯。教师要善于结合导学案预习的任务,对预习任务提出明确的要求、对预习方法进行指导等,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善于按照导学案预习课本,学习有关内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好学习新课的知识准备,并在自学中养成善于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导学案导学中,要善于利用富于启发性、针对性、趣味性、时代性的问题设计,推动学生去探索新知,使学生思维不断向深度、广度上拓展,积极培养学生勇于思考、敢于思考的习惯。

(3)培养学生乐于合作交流的习惯。通过有效的合作学习组织,让不同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都感到有自己的位置,让每位学生都有话语权。积极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质疑、乐于合作探究等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4)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习惯。充分利用导学案中的反馈展示,引导学生对学习中的知识获得、方法获得和疑难困惑等进行及时反思,不断发现自己的成功、存在的问题,明确今后学习的方向,逐渐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

41、导学案运用的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重“显性目标”,轻“隐性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是写在导学案上的,属显性目标,主要通过学生自学和课堂教学达成,而情感目标和意志目标是隐性目标,不能写在导学案上,要靠教师适时调控。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扬民主,注意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选择,注意倾听学生的想法,碰到问题要与学生商量着进行,并根据学情灵活使用导学案,从而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意志。

误区二:重“讲评”,轻“探究”。有些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重教轻学,包办代替养成习惯,所以实行“导学案”导学时习惯于走老路。如对那些应由学生自已解决的内容仍以讲为主,还是注重讲深、讲细,讲透,认为“导学案”中安排的让学生自我探索、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提出问题等太耽误时间,总不如自己讲效果好,结果,忽视了学生的创新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以学习的内容为中心,根据导学案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要适时介入讨论或指导、点评,并从创新、求异、实用方向加以引导,给予正面鼓励,一些复杂性的问题在课堂没能完成的可留到课后继续讨论,有的还可以作为研究性课题,指导学生课余钻研,参考相关资料或进行实地调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层次。

误区三:重学生的“学”,轻教师的“导”。有些人认为“导学案”中很多内容是安排学生自学,课堂上多数时间采取了“放羊式”,该讲的也不讲,该引导的也放给学生去“死啃”,结果不光效率低,更重要的是出现了很多知识漏洞,学生不会的还是不会,“生米做成了夹生饭”。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但自主不等于放任自流。在导学案的使用中,应尽量避免这种现象,也就是要控制好学生的自由度。所以,动态地把握好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分”与“合”是导学案运用的关键。教师在课堂上要实施“适时登场”和“主动撤离”,以学生的“学”为核心,突出学生在获得知识过程中主体地位的同时,加以适时的引导,强化课堂教学的民主性、互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误区四:重“传统评价”,轻“分层评价”。“导学案导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还必须对现有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进行改革。传统的终结性评价因为更多的是鉴别学生的学习结果,为后续的学习提供预测,所以不能反映出该同学在某一时期内的学习状况,由此得出的结论也会影响学生对自己学习状况产生的错误认识。我们要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与分层评价,例如,课堂提问尽可能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回答也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予以准确评价,看到学生的成长;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心是否进一步提高,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愿望和求知欲是否增强,是否逐步形成各种良好的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教师教学是否发扬民主,教得是否轻松,师生间的关系是否更加融洽等等。

42、实施导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1)要彻底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思维定势,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主体观,改变原有角色,变权威性的知识拥有者为学生情感的反映者、学习知识的咨询者和合作者。因此教师要变讲为导,努力将“导”定位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上。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在自学、质疑、议论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点拨开窍,引导学生思考,理解消化知识。

(2)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关注优生和字习困难生。可以让优生担任字习小组长,平时负责组织与管理本组成员学习纪律与各项学习活动。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让学习优秀的学生在出色地完成本身学习任务的前提下,做教师的小助手,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同伴。让差生在一个互帮互助、奋发向上的合作小组或班集体中,产生积极的学习行为。为了让学习困难生能与其他同学同步学习,教师要注意对他们提前进行课堂辅导。在自学期间,教师要保证每节课重点辅导几个学习困难学生。

(3)要加强合作学习组织建设。学习活动能否顺利开展,与学生所处的学习组织是否坚强有力有很大的关系。要加强合作学习组织建设,首先要抓好学习小组长的培养.尽快让他们能胜任主持小组学习的重任。其次,要求每人要明确在本组中的角色定位,主动承担各自的学习责任和义务。

(4)要注意利用情感保障学路。学生的学习,特别是自学,是一件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事情。让学生把学习任务当作一件令人愉快的礼物来接收,就需要对学生实施情感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鼓励,多创造成功机会,有意识让孩子多一点体验成功的快乐,让学生始终拥有良好的自我感觉,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他们一起去体验获得新知后的喜悦,获得主动学习的动力,不断强化他们探寻、研究的兴趣和意识,引导每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5)注意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会不会学,是不是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学生自学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它是一个由低到高、由弱到强、由慢到快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克服急于求成的急躁情绪,也要克服消极等待的思想,特别要克服不敢放手的保守思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能采取慢慢来的做法,而要在一开始就舍得花时间、花力气对学生严格要求,进行培养和训练。要引导学生开展自学训练,且要坚持一段时间,不能时导时停。值得注意的是,要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也不能长期依赖于导学案指导。指导是为了不指导,最终要让学生丢掉导学案这根拐杖,走上自学的道路。

(6)教师要不断提高素质,才能胜任“导师”的角色。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教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导”得主动,必须要导在学生主动学习上。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能够真正做到想学生所想,想学生所疑,想学生所难,想学生所错,想学生所会,想学生所乐。要具备这种主动导学的本领,教师需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

43、教师应怎样结合导学案导学进行因材施教?

(1)在低年级或模式试行初期,由于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差,没有形成自学的习惯和掌握自学的方法,教师可拿出一定的课堂时间带着学生探讨导学案中自学环节的问题,探讨他们研读教材的方法。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之后,再借助“导学案”指导学生自学教材。

(2)在布置学生预习时,在要求大多数按导学案完成自学任务的同时,要加强对学习态度、知识、能力等方面较弱的学生的帮扶和指导。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让优秀学生在出色地完成本身学习任务的前提下,做教师的小助手,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同伴。让优秀学生变得更加优秀,让差生在一个互帮互助、奋发向上的合作小组或班集体中,与其他同学同步学习。

(4)在提问讨论过程中,应着重关注有待激励的学生,把导学问题中简单的重复提问的问题留给他们,迫使他们调动感觉器官与思维器官,变依赖观望为积极投人。把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提问中上生,使各层次的学生人人参与,通过肯定、表扬、鼓励,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愉快或成就感,体验成功的喜悦,认为学习是“乐事”而非“苦事”,更加激发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5)要及时对学生完成导学案的情况进行及时检查辅导,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每位学生都能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导学案要求完成导学案任务,力争堂堂清。

44、导学案对搞好复习有什么帮助?

将若干个导学案集中起来,就是一份很好的复习材料。用它们组织复习,可帮助学生再现学习情景,有效地起到温故作用。特别是根据教学的需要,将若干个内容相关的导学案集中研究,进行组合,挖掘各导学案之间的隐性知识和内在联系,提纲挈领,更会提高复习的质量和效果.

45、实施导学案导学,年级备课组应做好哪些主要工作?

(1)认真组织集体培训。根据年级特点、学科特点和导学案导学的要求,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2)精心组织集体备课。通过集体备课,进一步明确课标要求、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准确解读导学案,研究导学案内容和教学环节的修订。

(3)组织教师互听课互评课或上公开课和研讨课,以课堂实践的研究推进导学案导学的优化。

(4)设计、组织安排并实施周周清和单元清。

(5)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和信息,向学校或上级教研部门反映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的矛盾和问题,并提出改进教学及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46、“导学案导学”对教学管理创新提出了哪些要求?

一是管理关口要前移,由花很多精力检查备课笔记、作业批改前移到指导“导学案”的优化,变中途的督查为事前的指导、服务。二是管理对象下移,由只注重教法研究转变为突出学法研究,更多地围绕学生做文章,要进一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来源:整理  编辑:李林
 
 
 
 
 
 
 
 
 
 
 
 
 
 
 
 
 
 
 
共有[0]条
 -->最新评论:
 
 
 
 
 
 
 
 
剩余字符数:200
 
 
对栏目[教学园地]留言
共有[1]条
 -->最新留言:
 
剩余字符数:200
COPYRIGHT 2006bet5365首页版权所有 bet5365首页8211联合设计制作
地址:自贡市贡井区贡井街天池路54号 备案序号:蜀ICP备06018515号 邮政编码:643020
Email:xczx1938@126.com 联系电话:0813-3301421 QQ:312462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