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好奇心理
青少年以为吸毒新奇,刺激,好奇心驱使他染上毒品,特别是曾经吸过烟的青少年,极易染上毒品.
2、炫耀心理
为了寻求自己行为价值的分量,为了在群体中自我炫耀,以获得在群体中同伴的肯定.
3、交友不慎
青少年有集群倾向,在成绩差或行为不良的青少年群体中,往往看到同伙吸毒,自己也跟着吸,以此与群体保持一致.
4、缺乏对毒品危害性的认识
因为头脑比较简单,对事物的缺乏分析判断。把毒品与日常香烟混淆,认为随时可吸可戒并不可怕。
5、家庭环境影响
青少年吸毒者大多是在家庭不和谐的环境中,走向吸毒之路的。没有温暖、关爱的家庭,不是父母离异,就是长期不在身边教育,孩子根本没有享受过什么叫家庭的关爱。
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原因
尽管我国已经加大了禁毒、戒毒的力度,但我国的吸毒人群仍在不断增加。人们不禁要问,他们为什么要吸毒?
??1 对毒品的常识、危害认识不足
??前面我们说到,87%的吸毒者在滥用毒品之前对毒品知识了解很少甚至根本不了解,72%的吸毒者不知道吸毒是一种违法行为。有的人认为吸毒不过像吸香烟一样,虽然总说吸烟有害,还不是有那么多人吸烟嘛!吸毒不可怕,想抽就抽,玩够了就不抽了。等到成瘾后,他们才发现不想玩已经不行了。吸毒就是这样,当体会到毒品的危害时,已经悔之晚矣!更何况如今新型毒品大量出现。
??2 错误地认为吸毒是一种时尚
??有些吸毒者对毒品有一种近乎荒唐的想法,他们认为吸毒是一种高级的享受,吸得起毒代表自己有身份、有钱。吸毒者中甚至流行这样一句话:“看一个人是否有钱,不能看他开多好的车、住多好的房子,而要看他是否吸得起毒。”在这种错误认识的影响下,不少通过自己努力致富的年轻人开始吸毒,最终倾家荡产。
??3 受伙伴压力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行为较多地受到与其关系密切者的影响,尤其是对心理还未成熟的青少年,这种伙伴影响的力量可能会远远超过老师、父母的说教。如果某位同学的很多伙伴吸毒,而惟独他不吸,他就会与朋友有疏离感。朋友们也会不断地劝他,甚至手把手地教他吸毒。在朋友的“热心”帮助下,他很快就把持不住自己,开始吸毒。大多数吸毒者第一次获得毒品是从朋友处获得的,很多吸毒者都有拉新手吸毒的经历。在吸毒者中有这样一句话:“有仇不报,拉他上道”,非常耐人寻味。
??4 出于好奇心理
??有些人开始吸毒是出于对毒品“神奇”作用的好奇,他们大多认识吸毒的朋友并有机会目睹对方吸毒的情景,看到吸毒者吞云吐雾,一副自我陶醉的模样,想试试吸毒到底是怎样的滋味,到底有多舒服。于是他主动提出试一口。
??5 受贩毒者引诱
??贩毒者有时将毒品放在香烟中或做成各种形状的“药片”或“胶囊”,并以用药后会如何“好玩”、“刺激”、“快活”等来引诱人们。在国外,贩毒者常常在学校附近引诱学生吸毒。为培育市场、培养毒品消费者,贩毒者开始还免费让人们吸毒,待人们成瘾后自然就会自掏腰包从贩毒者手中买毒品。有些地区,贩毒者非常猖狂,甚至追到刚从戒毒所戒完毒的人家中劝对方再吸一口。贩毒者心里清楚,刚戒完毒的人再抽一口就会回头,再度成为他们的“客户”。
??6 受配偶或异性性伙伴的引诱或影响
??吸毒成瘾者,以吸毒为生活中心,生活中很多重要内容都让位于毒品,经济支出增多,对配偶或性伙伴的关心减少,同时常常伴有性功能障碍。夫妻中一方吸毒成瘾后,家庭冲突明显增多。不吸毒一方对吸毒者非常不满和反感,有些家庭就此解体。有时吸毒者为避免冲突,就拉不吸毒的配偶和自己一起吸毒。很多发性吸毒者是在丈夫或男友的引诱下开始吸毒的。有时,不吸毒的一方开始吸毒是为跟对方赌气。还有些女性不相信吸毒成瘾难戒,认为丈夫没出息才戒不掉,为向丈夫证明戒毒并不难,自己先吸毒再戒毒。等到她们认识到毒难戒时,已为时过晚。
??7 借助吸毒逃避现实
??有些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伤心、苦恼之事,不是通过现实的手段去解决问题,而是借吸毒来麻醉自己,以求逃避现实、暂时摆脱痛苦。毒品的确可使他们暂时忘记一切不如意,但毒品也必然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苦恼。
??8 在特定环境下使用
??有些人在特定的环境下使用某些具有兴奋作用的毒品,像可卡因和苯丙胺等,如:学生在考试前使用,为提高学习效率;建筑工人、商人、军人和长途汽车司机加班工作时使用,为解除疲劳;家庭妇女,为减肥、摆脱家务的枯燥而使用。这种类型的滥用,被称为处境性滥用。
来源:bet5365首页 编辑: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