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同题作选
l 同话题作文(高一)
l 同标题作文(高二)
bet5365首页“创新作文”课题组编写
书 虫
高2005级9班 余沛
读书破万卷,我常孜孜不倦的啃噬着书页,一张张苍黄的书卷传来缕缕独有的清香。我就是书虫,书的岁月把我抚养,一步一步,一天一天地同书进行那永不停止的约会。
书的海洋是多么的浩瀚,有波澜起伏的浪花,有惊涛骇浪的舞动,还有那知识的岛屿。当书的海洋中有你遨游时,那知识的岛屿将会奔流不息。几千年来,我啃噬过许多的书,每一本都是那么的美妙。我欣赏《家》的曲折离奇,我喜欢《巴黎圣母院》中善良与人心的罪恶,我钟爱《格列佛游记》里借虚讽实的妙语。我常以一种心情去品尝一本书,可之后又会有几种不同的感受,也许这就是书的魔力,让我这只书虫也神魂颠倒。
我爱把书和颜色连在一起,那湛蓝色好像来自鲁宾逊隔离世界的自由,那玫瑰红正是朱丽叶和罗密欧之间永不磨灭的誓言,那雪一样的白色犹如静惠的天真纯洁,还有那咖啡般的黑其实是达达利亚英勇的洗礼。书就是那么千姿百态,令人不尽联想。
我常和李白一起对弈,他那豪放的胸襟就如滔滔长江水,也正因这他才在豪饮后留下淋漓尽致的千古豪言。我曾和岳飞一道驰畅沙场,那不断的喊杀声,那誓杀金敌的雄心壮志,让背刻“精忠报国”的岳将军永垂不朽。我和李清照一同嬉山戏水,湖边惊起的一滩鸥鹭正随着青山绿水翩翩起舞。书能把我置身过去,让早被风霜磨失的往昔过滤进我的嘴唇。
书也能把我领入未来的时光隧道。凡尔纳的飞船也许我就是那第一个乘客,地心也许真有一片天地,那里或许有空气有桫椤有地球上尚已灭绝的恐龙,海底两万里或许真有海神控制着劈风斩浪的激流。
书海无边无际,我就这样边爬行边啃噬。几千年来,我却从未吃饱过,书中的哲理我好像从未吃透,但深吸一口却很感到满足,书是足以修身的良药,只有博击者才可通向知识的岛
屿。《最后的一片叶子》中年轻人的希望和年老人为了满足别人的希望而成功的点缀出最惊人的一笔,我喜欢那样的善良和朴实。
书中那刀剑如梦的驿站是金庸、梁羽生的不朽力作,马庭栋的挥剑斩断那缕情丝,可谓天涯何处无芳草;张无忌的乾坤大挪移好似斗转星移;狄云的孤独冷傲更把那奸臣恶贼吓得狼狈逃窜。这刀声与剑声的碰撞,何去何从,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书其实是杯清茶,芳香、甘淳,欲飘得像秋天落叶般协调,我喜欢这种自在。
这就是我——书虫
[评析]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笔清新秀逸、明快流畅,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从书本中汲取的精神养料,语言饱含激情,富有感染力,把读者带进了丰富多彩的书的世界。(朱秀英 评)
曹子建“遭遇”韩寒
高2005级1班 刘俊材
“论理我们应该互相认识一下。” 曹子建发话了,“我姓曹,名植,汉丞相曹操的长子。不过我父亲喜好读书,而我又初通文墨,写过几篇狗屁文章罢了,那些愚昧无知的俗人便把“才高八斗”强加于我。而你,我在魔鬼那儿不只一次听说你的名字,你的文才也出类拔萃,可及得上钱钟书三十岁的水平——这只是听说。只是那钱钟书倒还真有点学问。”
韩寒听说他是曹子建,着实吃了一惊。惊疑已定,又觉得平常满脑子的长篇大论像丑媳妇怕见公婆,溜了。只好唯唯问好:“久仰,久仰,曹老前辈。”
“免了,免了,”子建不耐烦地一摆手,“你饱读诗书,下笔自然有神,先把你的文章拿来我看看。”
韩寒递上《杯中窥人》。子建一目十行,刚读完,不由得大叫一声:“好!”突然又意识到有些失态,一个大文豪怎能随意对别人的文章说“好”?于是硬生生把一句“你的文思十倍于我”从嘴边压了回去,改口说:“嗯——仔细看来,有点功力。如此年少竟写出此等文章,后生可畏呀!”看得出曹老前辈也非常佩服。不像有的老师,明明学生高己一等,却非要说是自己有些年老健忘。
子建又问:“你有如此文才,想来应该誉满华夏,春风得意了吧!”
“哼,在那帮人眼里,我只是个只会写文章的无耻之徒,受贬低还来不及呢!读书有什么好……”
子建本来想等他洋洋得意时再教育一番的,甚至已将“骄傲使人落后”之类的名言凑成了一篇演说词,不想,现在全没用了。那感觉正如一个饱嗝已到了喉咙口,却非要忍住不打那么难受。不过也有些吃惊:“有这等事?文章乃生活与语言的完美结合,思想之精华。读书更是可以博诸家之长,增己之才能。散文,陶冶情操;政论文,剖析时事;记叙文,述说生活……沉醉其中,岂不美哉?青年人,可不要胡思乱想哟。”
“不,前辈,你们的‘读书’与我们的‘读书’是不同的,你们‘读书’是出于喜欢,并且是真正的精篇名幅,美诗妙词,还能随心挥洒。而我们‘读书’是被动的,其中包括‘数理化’。
“何为‘数理化’?”
“‘数理化’人称‘苦与怕’,究竟多苦多怕?这儿有一个式子,前提是对于不喜欢‘数理化’的人,‘数理化’=困难23+痛苦54。好了,说正经的。数,就是数学;理,就是物理;化,就是化学。尽是一些莫名其妙生搬硬套害人不浅的数字、公式和定理!不管喜不喜欢,都非学不可!好像不学,布什就要把伊政权还给萨达姆似的。我们真的也想像您那样读书啊!读书真的很美妙啊!可我们在中学想过这种神仙般的日子,想让老师不反对我们,好比让现代和尚不破色戒——难。”
“好了好了,我也明白八九分了,不就是规定一定要学那么几科么?既然这样规定了,当然有道理!成年人的思想比少年人总要成熟一些。你们年轻气盛,内心高傲,难免偏激,千万不要误解。常言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再有……’”一席话下来,子建终于实现了前面没有实现的愿望,好好教育了一下这位奇才,并展示了自己无与伦比的口才。他本以为讲了这么多,一定用了不少时间。听人说现代的教育者一发表讲话没有两三个小时是绝不会完的,这正说明自己从古至今长盛不衰,没料到一看时间,才过一分钟!原来他说话跟李阳读疯狂英语一样,语速快得几大段几大段只用了一句话的时间。更不妙的是,韩寒脸上已显倦容。子建便试探着说。一句话,说一半,留一半。韩寒却不理他的。子建有点恼火,但只得忍气听他说:“一个浴缸,装满水,先放掉二分之一,再放掉二分之一,再加五分之二,再……”
“你在念什么经?谁这么洗澡?学生就会想些莫名其妙的东西。哈哈!”子建以为找到了攻击的武器。
“不,这是一道数学题。”
“啊?”子建的脸“唰”地红了。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只好支唔道:“咳,真不知你们在学什么,你们放弃了嘛。”
“放弃?放弃等于送死,一旦放弃就不能高考——这高考是我们读书的目的,这跟科举一样。”
曹子建为了表明自己还不至于完全丧失同情心,便故做姿态:“唉,人的精力岂是无限的,常言道:人各有志,各有所长。怎么所有人都读这些书?恐怕不妥吧。想必语文这科好些?”
韩寒冷笑道:“那请前辈在卷子上一展才华。”说完把一张揉成一团的语文卷子摊开。子建有点不悦,心想你这乳臭未干的小子竟敢来考我!但不便发作,又要显示自己心胸宽广,以便再一次证明当年是曹丕的错。子建果然才高八斗,一个小时便完卷,还附上一句:“只要你们认真一点,也能跟我一样。” 韩寒将答案一对,除作文外,仅得50分。“啊?”子建大吃一惊,那心情跟竞选总统失败了一个样。“不妨,不妨,再看作文……哈,这儿有一句‘雪融化了是春天’,如此简单的问题都答错,扣分。说真的,你不如用骰子猜呢。考场里没规定不准带骰子,正如公共场所里也没规定不准抽大烟一样。前辈您文才盖世,一篇《铜雀台赋》享誉天下,不想今日……”
这下轮到曹老前辈没话说了。他沉思良久,突然冒出一句:“这正如河中的棱角石与鹅卵石啊。”苦笑一声,起身告辞。
[评语] 构思新颖。把当代另类学生典型韩寒与历史文化名人曹植扯在一起,似乎有点荒诞,但斟酌再三,似无不可。亦庄亦谐。文章反映了应试教育的一些弊端,同时凸现了课改的紧迫性。“读书”一词,越来越名不符实,倒是不争的事实。情景略显粗糙,是其瑕疵。(曹泽均评)
夜雨孤灯乱翻书
高2005级1班 孙文越
窗外是极深极深的夜,飘着朦胧的细雨。像浸润了的中国画,深沉而又浑浊。夜风轻轻地撩起窗帘,往里偷看。窗旁,一灯如豆。拿过一把躺椅,沏上一杯香茗,听着窗外沙沙的雨声,微微的风声,轻轻的草长声。在这夜的呢喃里,随手取来一本书,读上几页,夫复何求?
从小爱读书,打识字起便开始啃大部头。四大名著自不必说,小学毕业时已读完了绝大部分的世界名著。编过一个小段子:
《高老头》和《基督山伯爵》是钦差大臣,与《葛朗台》并称《三个火枪手》,一次出巡时,遇见了《安娜·卡列尼娜》,他是一个《茶花女》,有一个《嘉莉妹妹》,还有一个女儿叫《苔丝》,生活在《呼啸山庄》,那里还有一群《雾都孤儿》,他们在那儿知道了什么叫《红与黑》、《罪与罚》、《战争与和平》,发生了一系列的事件。最后,他们放弃了《傲慢与偏见》,回到了《挪威的森林》《追忆似水年华》。
当时水平有限,所以语句不通,等长大后对这些名著已经失去兴趣,觉得里面除了思想性一无所有,后来觉得这应该归罪于翻译,但一想起什么司机呀,懦夫呀,还是没有读的欲望。
再后来就看一些中国作家的作品,但那时因为条件或社会因素之类的只能看什么鲁迅茅盾沈从文,老舍巴金周作人之类的,都是些板着脸说教的,偶有一两篇轻松的,也得让你发掘一下中心呀什么之类的。不甚爽快。
之后书倒是多了,不过却多过了头,大大小小的作家如刚得的水痘,纷纷冒了出来,一时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筛过一番后只剩下诸如王蒙、金庸、李敖、古龙、苏童、卫斯理、黄易、刘墉等等,但其中一直没有我十分中意的,直到韩寒和蔡智恒的出现。
这是两位灵气逼人的作家,才华横溢。韩寒的作品给我一种乐趣,同时也让我学会思考;蔡智恒的作品常使我陷入一种淡淡的惆怅和忧郁中,那种感觉很好。虽然风格不同,但有一共同的特点:他们的思想如脱缰的野马或是行空的天明马,自由奔驰,有时也蹦一下跳一下飞一下。大多数的人像比赛的跑马,只会沿着既定的路线按规定的圈数一圈一圈全力夺取锦标,所以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他们俩是个异类,是怪胎。那是大多数人的庸俗,天才只有在天才眼中才显得珍贵,因为他们走得太快,太远了,远得一眼望不见,所以俗人们便认为他们掉在了后面。我不是个天才,只是个另类。不是说天堂的隔壁是疯人院吗?至少在我眼里,我比普通人了解他们更多。
他们的书,《三重门》、《零下一度》、《像少年啦飞驰》、《第一次亲密接触》、《槲寄生》、《夜玫瑰》,我都很喜欢,夜来无事,常翻上几页。
前人已总结过太多读书的好处,我已不再多说。我只是觉得眼睛离我太近,已至于看不清自己,便需要借用智者的眼睛来看。一双眼睛是不够的,那需要许多眼睛,读书需要乱。
夜雨孤灯乱翻书,那是读书的一种境界。
有人说“读书使人明理”,此话谬矣。读一些书是使人明理,那是一种被洗了脑似的明理,如果只读一些所谓的好书,便类似于愚民政策。读书多了,会产生一种混乱的状态,我就处于这种状态。现在我对于那些所谓的好书就无什好感。相反,读了许多杂书,尤其喜欢网络文字,因为它真诚、平等。因为没有过多的限制,许多样板文章被淘汰。那些玩弄文字或是婆婆妈妈罗哩罗嗦叽叽歪歪的是没有生存空间的,点击率就是因硬道理。只有真诚才能打动人,真诚的情感只显现在虚幻的网络上,不能不说是一个绝大的讽刺。
一不小心跑题了,也不能这样说,因为这样才乱。秩序是出于混乱。只有广泛地涉猎了,才能懂得什么才是真正想要的。才会拥有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不是盲从和无所适从。
[评语] 紧扣“读书”的话题,追忆读书历程,如数家珍,脉络清晰,不蔓不枝。虽有年少轻狂,但疯狂吸纳中外文化养料,无疑表现出对“读书”本身的真爱。内心坦诚,行文无忌,可谓真性情也。(曹泽均 评)
一本书的命运
高2005级6班 钟晓梅
经过几个世纪的洗礼,我终于找到了家——历史博物馆.现在,我老了,我的身体太脆弱了:我的皮肤早已发黄,散发出阵阵腐烂的霉味,还有些支离破碎。我累了,太累了,经历那么多的风风雨雨,目睹了太多血腥的事。现在,我要去……
——题记
在清朝初期,一位书生开始写我,那时我只是一个婴儿。到乾隆时我已经长大成人了,这位书生已把我创作完成了。我刚问世,乾隆皇帝就大兴文字狱,因为书生写了我,所以,,处死了。那为什么书生会处死呢?因为我是一本“反书”,一部关于一个朝代从兴旺到衰败对一个家庭的影响的书,这个家庭富甲一方,家里有几个儿女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在这种生活中,几个年青人的亲情、友情,在封建社会下遭遇不幸。诚然,这是一个悲惨动人的故事,但乾隆认为我里面的故事情节是在暗说清王朝将衰败。我被判为“反书”。我在痛苦中挣扎,幸好我被一个中东国家的旅行者所救。
经过几天几夜的长途终于来到旅行者的祖国。在这里我翻身了:旅行者把我复印了很多本,让更多的人来阅读我,了解我。随着我“兄弟”的增多,在中东这个国家,我可是一个“大明星”,没有人不被我的故事情节所感动。当然,旅行者因此发了财,富甲一方。不知过了多少年,旅行者的女儿长大了,她爱上了一个很穷的青年。后来,女儿和男青年的事被旅行者发现了,旅行者竭力反对此事。最后,女儿和男青年为了爱走在一起,一起死在悬崖边。他们学了书里面的一个故事情节:书里的一对恋人为了在一起,也如此。旅行者认为是我的错,所以在埋葬他们的时候,让我给他们陪葬。这样我在黑暗中销声匿迹。
18世纪中叶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英国的国力强大了,肆意妄为的侵占别的国家。当然,中东这个小小的国家也遭到了侵略。当一束耀眼的阳光射在我身上时,我看见几个盗墓贼的贼脸,我和一些珠宝被盗走了。也许,你会问一本破书有什么希奇还要盗走。但你是否知道我的身上全都用金子镶嵌过。当初,旅行者为感谢我给他带来的财富才这麽做的。正在我被放在橱窗里的时候,英国侵略者打过来了,把我从橱窗掠走了。
我和一大堆珠宝,金子,古董一起运回了英国。这里是世界上各种思想汇集的地方,我被一些人翻译趁英文版,又感动了一批英国人。正在这时,英国准备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借我来研究中国的历史,为战争做准备鸦片战争爆发后,一华侨发现了我,说我是中国的文物,把我带回了香港。
鸦片战争后,香港已成为英国的殖民地。面对香港已成为殖民地的事实,华侨受到了打击,精神上崩溃了。直到华侨去世,我也没有回到祖国。在华侨临死时叫儿子一定要把我带回祖国。我在这里亲眼目睹了殖民地对香港人民血腥的统治,封锁了香港与内地的联系。我只有静静地等待重现光明的时候。
经过一次次的战争,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成立了。年过八旬的华侨的儿子带我回到了亲爱的祖国。经过几个多世纪,祖国变了 —— 一切显得欣欣向荣。新中国刚刚成立,各种思想潮流涌入中国,我也成为其中一员,谁叫我是经典呢?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我再次被打入深渊。我看见我的“兄弟”一个个被烧掉时,被一个爱好文学的小学教师偷偷藏了起来。我在狭小的石逢里呆了许多年,直到他死去。在他死后,他的儿子在清理他的遗物时,无意中发现了,让我重新获得自由!
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我被评为名著,为研究中国历史的科学家提供了依据。我被安置在博物馆里,这一切都那么舒适,那么美好。
我在社会主义下生活得太美好了,看到了中国的太平盛世。我真想大声喊:“我爱我的祖国!”
现在,我老了。我将在博物馆里安享晚年。我相信我能看到中国在21世纪将更加繁荣昌盛!
[评语] 书在这里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了,她是一位见证中国几百年历史的老人。小作者视野开阔,构思精巧,阅读面广,不愧佳作! (李梅 评)
书有陌生处
高2005级1班 陈瑶
又是一个凄凉的夜,月亮只有一半,没什么可赞的,而我独坐在床上,心里空荡荡的,好像什么都没变,只是在我四周多了道铁墙,我失去了自由。
回想这么多年来的一切,好像放电影般的掠过眼前,这所有的事竟源于一本书。
四年前的我,是一个风度翩翩的青年,女生们爱慕的目光和惊人的尖叫是我最大的资本,可我最大的爱好却在于读书,我庆幸自己生在这样的年代,我庆幸自己身边有这么多书。有时我甚至想,难道我是天上的书神,因为我太喜欢读书了。天文、地理、历史、科学方面的书我百看不厌,我喜欢自己这样。书就是我的一切,可正是这样,书有了陌生处。
当所有我能看的书都被看过之后,我走进了误区。
父母从不干涉我在读书方面的事,他们的放心让我开始放纵,我迷失了。于是,凶杀、暴力、狡诈、欺骗类型的书闯进了我的生活。每天我都会欣赏一两件凶案,体验暴力给我带来的快感。之后的一段日子,我变了。我不再和同学老师讨论天文地理,我和一群嘴里叼着烟的人走到了一起。我认为,我们有着共同的爱好,那就是暴力。我还把自己从书上看到的告诉他们。于是我们骗、偷、枪,一次次的“成功”让我意识到书中还有好多东西可以学。渐渐地,女生的赞许和尖叫没了,我陷入迷惘中。
我曾交了一个女朋友,她也喜欢读书。现在,她离开了我,我强烈的复仇心理和占有欲促使我干了一件蠢事。在我入狱的那一刻,我才意识到:书有陌生处。
再过不久,我又可以见到那满屋如堵的书了。
那时,书,你还陌生吗?
[评语] 这是一篇虚拟的文字,作者是位女生。它展示了“开卷有益”的片面性,这不新鲜。但提法新鲜。在头脑中自觉地清理不道德的碎片,实在是修身的捷径。不足:有概念化倾向。(曹泽均 评)
读书VS吃饭
高2005级2班 周玲
有人说读书苦,读书累,人在书海身不由己,真是人生一大苦事。也有人说,读书还是有它的乐趣,所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嘛。有人为了父母而读书,有人为了自己的未来而读书,还有人为了图好玩儿而读书。但有人干脆不读——读书干嘛,没意思!
至于我,也许并不属于其中的一种吧。只是感觉读书与吃饭并没有两样。“酸,甜,苦,辣”尽在其中,五味俱全,只看你怎样调和了。
这其中最大的秘诀,还在个人。要看怎么调味,才能吃得津津有味,乐而忘言。
有人吃盛大的晚宴,无论是海里游的,天上飞的,地面跑的,都难逃一劫。当然,这类人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但,他们往往容易撑着,消化不了;要不就是吃下去了,大补了一场,补过了头,泻得一塌糊涂。再不就是看惯了这些大鱼大肉,偏偏要弄些旁门左道的零食来填饱肚皮,这就是“误入歧途”吧,后果不是生病就是营养不良。这样读书就称作“吃软不吃硬”——有条件不读,过期作废,日后后悔都来不及。
有人吃的是清淡的早饭。普通的稀饭泡咸菜。可却吃得津津有味。但一不小心就会的贫血。不是吗?整天捧着咸菜不成畸形才怪。我们经常说的“死读书,读死书”就是了,其滋味无需多言。
毕竟大多数属于中产阶级,吃的便是普通的中餐了。你别瞧,这里头的吃法可就大有文章了。有的细嚼慢咽,有的狼吞虎咽。前面一种讲究一个“细”字,但耗时太多,没时间品天下名菜;后一种囫囵吞枣,不知其味,吃了大半天,还叫不出菜名。这两种吃法的后果,要么缺锌,要么缺铁,再不然什么都不缺,俨然一个杂货铺,到用的时候,找不着在哪儿。
唉!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一山更比一山高”。他们看似与一般人的吃法没两样,实则妙处颇多。
这类人懂得吃饭的时候,该吃啥,不该吃啥,没有任何人有权力硬塞东西给他。想吃什么,自己会找;不吃的,也不会浪费,给想吃的人吃。看似同样的饭菜,他们硬是吃出了别一番风味。有一段广告词可以用来形容他们“吃饭倍儿香,身体倍儿棒!”他们往往尝了许多种风味的菜,之后选择最钟爱的一道作为主菜。便是现在所提倡的“书本第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想要精彩的人生吗?看你怎么个吃法了。聪明人会吃得风味十足的。相信你也是其中一员吧。
[评语] 用三种吃饭的方式为喻,形象地说明读书的三种典型方式,饶有趣味。(曹泽均 评)
与书有约
高2005级2班 赵爱松
每一本书都是一颗流星,划过我头脑中那片天空,总会留下一条痕迹,或深或浅。而我每次都会对这些“流星”许下一个愿望,相信它有一天能够实现……
当我梦到“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时候,我的口水已经将一本书弄湿了,睁开了眼才发现厚厚的一叠书压在了我身上,我竟然趴在写字台上睡着了,在我的写字台上摆放着许多书,有小说,有杂志;有名著也有教科书。这些书我都读过,而且对每一本书都许下一个愿望。或许这就是我与书的约定吧。
小的时候,一本本的连环画吸引着我,我着迷了,于是一本一本的买,一本一本的看,再一本一本的放进箱子里去。当它们全都被放进箱子的时候,我也就长大了。后来我所面对的,则是那令人讨厌的教科书、辅导书和无休止的作业。然而我却心平气和地在每一本书上许下一个心愿。小学时,在每一本书上许下的愿望都是要有好成绩;初中时,每本书上的愿望都是要考上高中。如今,一切都实现了,这既让我兴奋,同时又加深了我对书的感情。
当电视主宰着许多人的童年生活的时候,我却毅然选择了读书。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已不再看《海尔兄弟》这样的图画书了,取而代之的是《十万个为什么》、《少年百科知识全书》等等,是它们满足了我少年的好奇。之后我爱上了武侠小说,金庸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每一本都让我着迷。在整个初二年级,这些书都被我看完了,而我在它们中许下的心愿是:但愿社会多一些郭靖这样的大侠,或者自己也成为一个侠客。但我终没有做出劫富济贫的事情。因为我后来认识到了这只是一种想象。那时我又发现自己成熟了许多。初三的学习很紧张了,但我却爱上了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幻想找到我的轻舞飞扬,于是也闹出来一些不大不小的事,但最终也被我克服了,因为我许下了一个高中再谈感情的愿望,于是我又觉得自己多了几分沉着。高中到了,感情却不想谈了,依然每天空出来一只手和一些时间,看起了《三国演义》,也对历史、政治和军事产生了一些另类的看法,当然也很佩服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有时也看看《读者》、《科幻世界》等杂志,也喜欢蔡智恒的新书和韩寒的高论,这些书我也都许下了愿望,那就是:珍惜好昨天,把握好今天,准备好明天。
我真觉得我长大了。这是约定,我和书之间的。
[评语] 读书是生活的一部分,人生价值的元素,成长的助力,这是文明社会的古老约定,作者读懂了,你呢?(曹泽均评)
书的末日
高2005级6班 王霞
前记:2030年,人类已实现全球网络化。由于前些年的信息爆炸,书籍已占去相当多土地,于是各国政府决定将书籍全部焚烧。
戴着高度近视眼的林楠正坐在电脑前听课,“老师”正在讲唐诗《静夜思》。冰冷的电脑屏幕,早已听惯的毫无生气的声音让林楠烦躁不已。他重重的一摔鼠标,跑出了房门。
“小露,你说老师长什么样呀?他是怎么教书的呢?”林楠气喘吁吁的急问。
小露放下鼠标,慢腾腾的转过身来,同样一副深度眼镜下无神的眼睛仿佛在说:“我也想知道呀!”不过,她还是开了口,并且是用极度渴望的口气:“楠,要不我们去找找?”
“根本没有呀!我已经查阅了网上所有的有关资料,书籍早在2030年就销毁了,我想老师这一职业也是在那年取消的吧!而我们现在是2045年,更不用说了!”林楠愤恨的说道。
“可是,难道我们就这样过吗?每天面对着冷冰冰的电脑,死沉沉的‘文字’,只能在想象中抚摸书籍,想到怎样读书!”小露失望且愤怒的嚷道。
“对!我们要去找回书籍,我们要读书!”林楠眼望前方,坚毅的说道。
“小露,快点,就要到了,这就是网上说的北京大学,它曾有颇丰的藏书,但愿我们能找到!”
“怎么是这样?”他们历尽艰辛找到了大学,却发现矗立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幢摩天酒楼。
望着那闪烁着银光的大厦,小露哭了。“楠,我们回去吧!不会有的!就让电脑来统治我们吧!”
“不会的!不会的!”林楠喃喃道,摇摇晃晃的径直向前。
“啊!小心!”小露惊呼。
林楠被一辆飞速行驶的汽车撞倒,立刻倒在了血泊中。
医院里。
“同学,你好点了吗?真对不起!”
林楠艰难的睁开眼,模糊的望见眼前有个人影。心灵的痛楚让他很快又闭上了眼。
“哦!楠!”小露痛苦的叫道。
那位司机见此,更是自责,坐在椅子上不停的敲打自己的头。
小露早已伤心不已,见状,真是又急又气,赶忙制止了司机的行为,并向他解释了原因——他们找书的故事。
司机听完惊讶不已,他想不到如此发达的社会仍然有人需要书。但他很快镇定下来,并想起了什么似的,拉着小露的手便跑。
“叔叔,你干什么?”小露惊讶不已。
司机什么也没说。
不一会儿,他们便来到了一座墓地,司机打开墓旁的一个石门,神秘的叫小露进去。
小露满脸狐疑,但还是进去了。
“啊!我不是在做梦吧?这就是书吗?”小露兴奋得大叫。在她面前正堆放着一屋子的书,她随手抽出一本,闻闻,抱抱,感觉像得了什么宝贝似的泪水直流。“我终于可以读书了,真正的读书了!”小露幸福的低语。
“楠,你看,这是什么?”医院里的林楠正满脸愁容的面向窗外。
“不会有什么的,生对我已没有意义!”林楠绝望的低声说道。
“是书,真正的书呀!”小露递给林楠一本《唐诗三百首》。
“别开玩笑了,怎么可能?什么?真的书?我是在做梦吧?怎么会呢?”林楠几乎被幸福冲昏了头。
“露,我们可以读书了!真正的读书!我们终于可以不再面对那冷冰冰的电脑,也可以不再戴那讨厌的眼镜了!”林楠欢呼,但眼睛却死死的盯着那本书。
“可是,它从哪来的呢?”林楠这才想到重点。
“哦,是那位司机的爷爷偷偷的在他的坟墓里存放的,他说总会有人了解书的真正价值!”书声响起: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评语] 随着网络不断普及,人们带着一种欣喜的目光追逐着网络。作者却以独特的、忧思的目光,去发现书的可贵。(李梅评)
少时的传说
高2005级(2)班 王俊杰
儿时,我认识一位姐姐,叫织悔。
模样已不很确切了。依稀中她仿佛编着一只大马辫,黑亮黑亮,闪烁的双眼是当时我所憧憬的,因为散发出一种令人难以抵抗的魅力。可爱的脸庞总爱带着些微的抖动,那是她秀气的思考;双手总是情不自禁地编织着各种动作,富于幻想的她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我能够思念的,只有这些,更多的回忆是她痴迷读书的情景。
倘若天蓝、水清、风爽,她便会出来,静静地坐在河岸边凸出的石头上,脱了鞋袜,让流水轻轻吻着她的脚。随后便会捧出一本书来,敞心的细看。看到深处了,身子也随之起伏,时而颤抖,时而趋于平缓。美丽的双眼,时而迸射出愤怒的光茫,时而略显出微弱的哀伤……风急了,吹动了书的一页,也拂散了她的秀发,继而撩起了发丝,望着深蓝的天空发呆,,正让人担心着,忽又听见银铃的笑声,仿佛一杯沁人的冰水喝了后通体舒畅。她是那么自然,让周围的景色却显得不自然起来,好比那是一副优美的山水画,她似在画中又自然的好似在画外。
她好读书,也爱我们这群小霸王。一有空闲,她便在河岸的空地上与我们讲故事。我们则一个个寻着好空位,乖乖地坐下来或躺着,静静地仔细听她的故事。她的声音很是平稳,柔软得让人不禁闭上眼睛,舒服的产生联想。听不懂故事的小孩,也来听她的声音,睡着了,也匀着呼吸,不给这美好的一景添乱。她微笑着,讲述着白雪公主的传奇,描绘着青蛙王子的神奇色彩,渲染着富人与穷人的喜剧气氛。她不时与我们一同扮演故事中的角色,笑声就这样交织在一起,弥散起来,最终都会被一句“还不快去复习”终结。
渐渐地,也能在河岸边瞅上她的身影,可是她的那份秀气已荡然无存,充斥着忧思。一眨眼,她便起身回屋了,走得焦急,也遗忘了平时的秀气。我悄悄地尾随着她,踮起脚,从窗角窥视:昏黄的台灯下,她依旧静静地看书,被光眩着的脸,苍白无力;一双秀目,写满了无奈与无助;两道浅黑的眉,此刻显得越发狰狞,横在两眼之上;她的手握着陌生的笔,不停得在纸上画着古怪的符号,活似印象派大师的画作。我畏缩了,退了下来,疑心她有两个面目,一个是天使的代言人,一个是地狱的使者,我害怕了:书原来也有恐怖和善良之分。
后来几月,每当我走过她的窗前,总以为里面住着一位恶毒的老巫婆,煮着各种违心的坏药,灌给她吃,再给她读最恶毒的地狱书籍,以此残害她。我终于没有再见到她了。
她似乎走了,不会再回来了。走的时候似乎也很沉重。
我常坐在河边发呆,咒骂着那太婆。如今这河边,仍就绿草如茵,但只剩一副躯壳,。
织悔,和你的书,再见啦……
[评语] 用童话的式样反映了读书的两种情态和命运。“群童图”情境渲染得当,较有美感。叙述舒缓,具有传说常有的清冷感。 (曹泽均 评)
乘着书的翅膀
高2005级2班 梅芊
书,是我的一对翅膀,载着我在无边无际的知识天空自由地翱翔。从神秘飘渺的宇宙到难以预测的海洋;从遥远的古代到出人意料的未来。任我惊叹,任我感慨。
我极喜欢找一个角落,独自捧着我心爱的书,静静的开始我心灵的旅程。
有时,我仿佛站在巨人的臂膀上,能够看到世界任何的地方。远远望去能看到金色沙漠上的落日,余辉照在辛苦工作着的人们身上,他们用一根根又粗又长的木棒把巨大沉重的石头一层层的垒起,越垒越高,这就是埃及的金字塔吧!这情景我想到了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的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看来,远古的人民也同样充满智慧。转个方向,我就能看到古老的巴比伦河上来往通商的许多船只,两岸繁华富有的城市。向脚下看,一条蜿蜒的巨龙出现在我的眼前,那样子仿佛顷刻间就会腾空跃起,冲入云霄。这就是我的祖国,这就是中华巨龙!我饱览着,兴奋着,迎着远古吹来的风,不禁放声高喊:“伟大的文明,永远延续,生命的力量,生生不息!”
书,还能给我无数的感动,给我以无尽的启迪。在那个神秘的国度里,我认识好多的朋友。有美丽善良的灰姑娘,聪明伶俐的小红帽,无私勇敢的保尔和无畏的执着于爱情的茱莉叶和罗密欧。我在他们的故事中陶醉,伤悲,疯狂,留下了自己的欢笑和泪。曾经希望自己也拥有和居里夫人一样崇高的品格,拥有和雷锋一样乐于助人的心灵。如今,我依旧渴望,但是我懂得了自己的路必须自己脚踏实地的走,自己的奇迹也要自己一点一点的创造,自己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我像一个洗衣女,在这条清澈流淌着的小河边洗涤自己的灵魂,使之得到升华。
书是指挥官,它指引你道路。好的书能纯净你的灵魂,而不好的书,却能引导你走向罪恶的深渊。所以,我们都应该擦亮自己的眼睛,仔细去辨认,好好的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好书。
是书陪伴我从年幼无知到懂事明理,从年少轻狂到稳重细腻,从青涩培育成成熟,它也必将终生与我同行,永远做我的指路灯,沿着它的方向,我总会追逐到我的梦想。
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大千世界,用自己的身体去迎接人生每一次的狂风大浪,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生命处处灿烂温暖的阳光。是书教会我怎样去生活。
我感谢它,感谢我这对神圣的翅膀,让我的心永远飞翔。
[评语] 展开的书就像一对翅膀,而人没有翅膀,但可用它达成许多愿望。本文切入点好。可内容有些散漫。(曹泽均 评)
读书感悟
高2005级2班 熊双
如果想为自己风风火火的都市生活或是疲倦重复的农家生活打开另一扇窗,徜徉在另一个世界中,那么,读书吧!
读书是在如画风景中拾捡朝花,寻找生命感悟的花絮。读一本书,其实是用心灵去感悟月的朦胧,星的灿烂,还有生命的沧桑与美丽。但是在标新立异的现代生活中,与书本竞争的对手太多太强了。人们可以轻松地敲着电脑键盘,打出大小匀称的文字。人们宁愿上麻将桌或关注股票的涨跌,却不愿静下心来读书,他们疏远了心灵的殿堂——书籍。
随着社会的发展,书的范围也在日渐扩大,不仅指狭义的书报杂志,还包括教育性的广播和电视等等。现在坚持日日读书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读书需要有闲心,闲情。忙忙碌碌,心烦意乱是读不进书的。看古人在月下操琴,在屋里读书,不受丝毫干扰,这是一种何其风雅的人生。可是,这样的人生已随昔人一起远去了。所以,在现世拥塞的时代里,只要你偷得片刻的闲暇,一样可以充分吟味书的深蕴,而一旦当你步入了书的心扉,则那种澹然的心境,同样令你无所逐追,也只有读书者方能领会。
尼克松说:“所有我认识的伟大的领袖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他们都是伟大的读书者。”有人说,一本好书是不会寂寞的。实际上,读者更不会寂寞。一卷在手,俯仰天地,神游苍穹,与那些伟大的心灵对话,和自然界的万物沟通与交流,那才是世上最美的享受。
读书,是充实生命的有效途径,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书中自有黄金屋”已不是对知识宝库的科学估价。因为书籍不是名利场,所以,在书海中漫游,不用费心计算每秒关涉几多英镑与欧元。因为书籍不是物欲的角逐圈。所以,在书山上攀登,只需尽心享受自然与恬静即可。
读书,是在人生道路上采撷生命的音符,酝酿出一首岁月之歌,唱出春花秋月,落英缤纷。
[评语] 短小精悍,言简意丰。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似是一位饱学之士面对浮躁世风的自言自语,自得而无炫夸,用语贴切。(曹泽均 评)
再投一次胎
高2005级8班 宁容跃
梁山各位英雄,个个是有情有义,义胆忠肝,可惜除宋公明,吴学究,公孙胜等小数人例外,大多不识丁卯。以至于死于非命。
阎罗殿里,李逵,阮氏三兄弟,武松等一干人等吵嚷着:阎罗老儿,让俺们再投一次胎吧,俺再也不当黑社会了,俺要读书,这次,俺是死在这上了,来世一定考个功名。阎罗见他们个个都是忠勇之士,便对他们说;“你们将口供写下来,我审查审查。”这一问可将他们问傻了,问;啥叫口供,答;笨蛋,口供就是把你们的死因说出来。
性子刚烈的李逵第一个道来;“想及当日,我就来火。本来那日,我到了宋公明府上,见满桌子美宴,加上美酒当前,乘兴,我就饮了一瓶标有一个叉叉和一个圈圈的酒,一下肚,我就觉得浑身不对劲,正值宋公明出来,我也就没作声,和他又饮了几杯。忽然,不知怎地,我眼前一黑,就不省人事了。后来我才知道,我中毒了,哎,谁叫我是农民,没文化,只有自认倒霉了,哎,哎,哎。”
阮小二说;“我们哥仨以打鱼为生,一日,我们在河里抓了几条鱼,就回家做来吃了,觉得很是好吃,谁知晚上,我们上吐下拉,十分难受,半会儿后,我们哥仨就来到这儿了。”说完,他们竟哭了起来。
这时,武松也泣不成声地诉说到;“那是打败金兵后,我告老还乡,途经一高山,天色近黑,四处无一小店,我只有独自上路,见一石碑,上有几行字,但我斗大的一个字不懂一个,就又赶路了,我越走越觉得不对劲,后面好像有几百双眼阴森森地望着自己,我预感到危险即将发生。果真,几千只野猪向我攻来,我打死了一些,但最终还是被它们咬死了。原来这是野猪林,石碑上早已说明;过往行人绕道而行,一切后果自负,哎。”
阎罗听了几人的苦诉,说;“你们真应该多读点书,以后少犯点混事,做甚么小混混,好了,我念你们有悔过之心,就准你们再投一次胎,就这样吧,散会。”
二十年后,诗坛文界中,平地崛起了五位号称‘菊兰竹松梅’的才子,他们个个是无书不通,无艺不精的天才,在当年的科考中也高中了,此后,他们成了国家的栋梁。
[评语] 以人们熟知的《水浒》人物为由头,展开想象,亦真亦幻,情节十分有趣。人物的言行描摹贴切。叙述语言干净利索。 (曹泽均 评)
书 香
高2005级5班 廖文静
泛泛余温中,仍有一丝淡淡的苏打水的清涩,平实而又让人心怡。我喜欢简单的生活,喜欢那种白棉布窗帘,格子布装饰包围下的视觉冲击。平素的生活犹如茫茫大海中的一叶孤帆,孤独而自在。
黎明的钟声撞击着岸边的岩石,岩石上的书刹时被朝阳普照,华丽的衣着,金光的拥捧,一切都是那样的诗情画意,唯独竟是它周遭的环境,寂静而又贪婪。
人一生只有两本书。一本是你无论怎样读也不会明白里面的寓意的书,直到你升华那一刻才能领悟——拥有的其实你并不明白,失去的才是你真正应该在乎的。另一本是人性化的书,它无端地赐予你的魂魄,教你在缤纷的色彩中播下爱的种子……
书,零距离的触摸,牛皮纸的青睐,胜过彩色印刷。淡淡的,闻着手上真实的书香,怎敢这般沉醉地——想。
朝夕,色彩斑澜的知识海洋曾是那样的浩瀚,乘风远航,畅游于彼岸与此岸的交融,此时,书是一座桥,书香则是牵引你的余辉……渐渐地,书香越来越浓,苏打水的刺激越来越重,仿佛已经超跃地平线,浓浓黑烟把你重重包围,咆哮的海风怒吼着跑来覆盖你的周遭,四周的空荡,心中的余温,仅仅能够让你奢侈地吮吸一口浑浊的空气,空矿与寂寞已经悄悄来临,唯独剩下一篇带有牛皮纸书香的扉页。
秋风萧瑟,秋叶纷飞,唯独不变的是秋的脚步。赶走夏的炎热,带来秋的凉爽。书——在炎炎夏日中,给你丝丝爱的抚摸,任由你玩弄思绪的澎湃;书——在萧萧秋风中,给你丝丝雨的冲刷,任凭你嬉戏追逐于爱的边缘;书——仅仅是你生活的一种调剂品?不,不是。它是精灵的化身,是跻身在此休憩的一丝甘泉,是你整个思潮的延续,一切是那样的朴实。
书香的侵袭,深深地,残酷地让你挣扎在仇恨里,发怒地吼叫,撕扯着衣襟,咸咸的泪水从眼角滑过,犹如划过天际的流星瞬息万变,心中的层层沙幔紧紧缠着你的心脏,你已经无法呼吸,无法……生命的延续只待扉页的遍遍抚慰,飞,是何等的奢侈。求求你放过我,不要将我锁在这昏暗的世界里,黑夜的侵袭已经无法再将我窒息,顺手的拓郁,仅仅伴随你一声心底的嘶喊。
澎湃……
此时的香仅仅是一丝丝,一丝丝,淡无声息。
[评语] 该文是篇形神俱美的好散文。有诗一般的意境,感悟深刻,有鲜明的意象,显示出较深的文字功底。(卿必武 评)
读生活
高2005级2班 张波
人生是一本无形的书,而你便是写这本书的笔。书中的每件事都关于你,因此每一个人都应“写好”自己人生的大书,以便在你年老后没有任何遗憾。
“人生”这本书记录了生活的点滴。有平静,有汹涌,有眼泪,也有欢笑。翻阅这本书时你会怎样呢!
当你翻阅到痛苦往事时,你会怎样?你也许会沉寂在往事的不幸之中,充满了遗憾和后悔。你会感悟到: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不会留下任何遗憾。其实这有何必呢!你只需请轻轻一翻。一切烦恼,痛苦都烟消云散。迎接你的会是眩目的彩虹。你这时会带着喜悦说:“生活多美好啊,苦尽甜来。”可是你为什么不把握好现在,好好谱写人生呢?既然不想留下任何遗憾,就应该好好生活。能将痛苦抛在脑后,说明你是一个勇敢的人。那你为什么不减少痛苦呢?读到这里你会领悟到生活中现在最重要的,懂得珍惜;这样你有收获了,这本书你没有白读。你知道把握现在了!
如果你是一个懦夫,一个懒惰的人。你就不可以轻轻一翻。因为你犯了错误,是不敢正视的。你只知道憧憬明天,犯了错,没事。把它翻过去,明天再来。可就这样一天天放纵自己,一天天自我安慰,自欺欺人,明明知道自己错了却要执迷不悟,一次次的逃避,必将使自己陷入深渊。与其这样,你不如把这本书扔掉。
是啊!生活是一本书。读这本书是会有不同的感受与感悟。痛苦翻过去,一切都是新的。高兴时你不要沉醉,只要一翻也是从零开始。你会深切的意识到:从一个起点走向终点时你会发现终点就是起点,也会重新意识到生活的意义。所以你无需沉迷在过去,昨天。读书、学习永远是向后翻,更应把握今天,无悔于明日。
是啊!生活是书,我们是这本书的谱写者和阅读者。在谱写阅读中得到启示。在启示中成长又继续谱写阅读。周而复始一直到死。生活是最好的读物,好好咀嚼吧!
[评语] 生活才是一本最厚的书,自己既是作者又是读者,读写一辈子,怎么读写,作者给出了参考答案。传达出作者乐观、谨慎的人生观。可取。 (曹泽均 评)
最 贵 的 书
高2005级3班 周涛
家里的书不多,种类也不多。可是我的家里却有一套最贵的书,在书柜的最顶端。那是用母爱换取的书。
我总喜欢把各类书签和花、动物的标本都压在里面,不仅是因为书很厚,而是因为书的美丽。我尽力地去装点。
母亲从小都喜欢让我或带我去书店,虽然她不会去刻意的看这些书,但她会刻意地让去看这些书。这样的接触。没有距离。也知道那时家境并不见好,所以我从不让母亲买书。可是母亲却总会在我们视线相对的背后,去理解。那时的我很疑惑,问了外婆,为什么母亲总会知道我想什么:外婆总是用最慈祥的笑容迎接我,不回答。渐渐的,我懂了。
生病时,母亲会买一两本连环画让我分忧,记得那是7岁时,因为生了病住在医院。什么病我忘却了,只知道3天没吃饭,输了2天半的液。母亲听到我病了的消息,苍白?照顾我2天2夜的手粗糙了。那时,打针是我最痛苦的事。母亲一边安慰我一边从一个小口袋里,拿出一本连环画,让我看。入迷的我,都忘了针是何时抽出我身体里。连环画不长,20多页,一口看完,母亲陪着我。黑眼圈和皱纹是那么明显。她哭泣了,我吓着了,也哭了。见我哭了,母亲边擦我的眼泪又笑了,勉强的笑了。我还哭着。病房里的病友们都笑了。关心的笑。
那是母亲买给我的第一本书。后来被第第撕烂,为此气得2天没吃饭,一个星期没理他。从那时我就有了小气鬼的绰号。为了一本书的小气鬼。
小学三年级,一次语文课,老师在抽我回答问题后,说我口齿不清,然后借着头天和朋友闹矛盾的事,批评了我一通。从来没有一个老师批评过了,一下子,又哭了。
我向母亲诉苦。母亲什么也没说,小孩子,哭够了,也没事了。只不过第二天在床头前发现一本书《人际交流与口才》,我根本看不懂,一时根本还无法理解这本书,以为是哥哥的,后来才发现最末有这样一行字:
送给涛涛的生日礼物。
我笑了。那是会心的笑。现在想来心里也都觉甜。这是母亲买给我的最深奥的书。后业,搬家的时候弄丢了。
上了初中。不经常说话的母亲一下子就成了快嘴,苦口婆心的滋味每天都可以尝到,说不出是苦是甜。
那时也喜欢泡在书店里。渐渐的看上了一本书。百科全书。全名很长不记得了。每周日都会花一下午的时间到书店里翻翻看看。只觉每次去阿姨们的眼色都不对。我那时不会有在意,只是戴上眼镜一味的看。
偶然。母亲看到了,连续几个星期。看看我,看看书价,然后还是叹了气,等等我,和我一起走了。
从那时起,我就很少在白天看到母亲了,最多在深夜里才见母亲和去接她的父亲。模糊看见,母亲的衣服很脏,充满了铁的锈味、刺鼻。
一个月过去后。母亲瘦了,更黄了,脸上不知什么时候有了黄斑,我吓了一跳,然后用疑问的眼光问母亲怎么了,母亲哭了。从衣柜的最深处拿出了我心寐已久的书。4本,共两百多页。我懂了,抱着书哭了。
不知道天下母亲是否都是这样的,至少我知道母亲是最无私的,那种母爱是最容易享受,也是最难享受到的,那是本最贵的书。是母亲一个月的心血换来的苍老和疲惫的书。是连接她的儿子和她心灵的书,无价格、无价标、无价位的书。
我欣慰,我有一本世界上最珍贵的书。
[评语] 平实的语言里饱含丰富的母子情,抒情舒缓,真切感人。(卿必斌 评)
校园协奏曲
高2005级4班 廖 凌
校园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它是我们人生中的一段旅程。在这里有着我们的欢笑、悲伤、泪水以及我们曾经留下的遗憾和一串串弯弯曲曲的足迹。
我与朋友的交谈中,校园生活是我们谈论的主题。每一次谈起校园生活,她的脸上总是泛起美好的微笑,看得出来,她在学校是快乐的。她说她喜欢和同学们呆在一起,还把学校每天有规律的生活分为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宿舍晨曲
“叮呤呤——”这一声“巨响”划破了校园的宁静。这是什么?是空袭警报吗?不,是旭川中学住校生起床的铃声。这声音听起来有震耳欲聋的气势,它能“惊起一滩鸥鹭”。“巨响”之后,值周生便会逐个地敲宿舍的门,喊到:“起来,起来。”接着便会听到室长的声音:“起──来,不愿做‘懒猫’的人们。”天哪!庄严的国歌竟被她改成这般模样了──悲哉。不过她这招还挺灵验的。我们慢慢地从被窝里爬起来,打开宿舍门,呼吸第一口新鲜的空气,接受第一缕阳光的洗礼。最后才开始我们的洗漱,这时自比为“歌坛情圣”的芳又开始唱到:“今夜你会不会来,你的爱还在不在……”一阵哄笑声之后,我们便离开了宿舍。
阳光均匀地撒在大地上,每一天对于我们这些快乐的人来说都是新的。现在是7:20分,校园开始沸腾起来,这时侯校园的主旋律开始了━━━
第二乐章:校园进行曲
走进教室,映入眼帘的是某君奋笔疾书的身影,便走过去问道:“这位仁兄,何至于此?”答曰:“大意失荆州,作业忘做了。”对曰:“可怜的孩子。”这是我们很“经典”的一句口头禅。算了不打扰他了,让他在这冲锋号声中完成他的“ 大业”吧。
上课铃响了,校园的群英们轮番上阵,我们在学海中畅游。先是数学的三角函数、直角坐标系,接着是一串可爱的字母x、y、z、w和化学试验的五彩神奇。告别了YES和 NO之后又走进了《内蒙访古》,还欣赏了《冬天之美》,最后还拜访了牛顿和伽利略,学会了他们的万有引力定律和自由落体运动。饥饿一阵阵地向我侵袭过来,我的五脏六腑开始“大闹天宫”,好不容易挨到了下课,飞出教室,栖息于食堂。经过一阵锅碗瓢盆的交响曲之后,肚子的“暴乱”平息了。
午后的校园是极其安静的,就连空气也放慢了脚步。下午三个45分钟,大多数同学都顶住了半梦半醒的煎熬。一到下课,校园又开始热闹起来,在这支进行曲即将结束之际,第三部乐章奏响了━━━
第三乐章:轻松G小调
有人曾经形象地比喻:校园生活就像数学函数的“单调区间”,寡然无味,但又充满神奇。如果你在经过这一乐章之后,你就不会这样看了。放学后,我们班兵分两路:第一 “兵团”驻扎在操场上,球场上的“队员”们都各显其本领,他们的英姿尽显在操场上。第二“兵团”驻扎在寝室或食堂里,她们有的唱歌,吹口琴,有的作画……另外还有一些“散兵”,他们在草地上散步,闲谈……
落日的余辉,均匀地撒满整个校园,第四部乐章开始了。
第四乐章:月光奏鸣曲
天空就像一个硕大的幕布笼罩着美丽的大自然,渐渐地月牙爬上了树梢。如水的月光像乳汁喷洒在静静的四野,朦朦胧胧,像是褪了色的水墨山水画。这时的校园就像熟睡的美女,安详,恬静。间隙的蛙声和昆虫的鸣叫都不能使她惊醒。此时教室里的同学们奋笔疾书,很安静。唯有笔尖划过纸页的旋律在教室里飘荡。
当下课铃声响起的时,我们会三三两两地去享受这无边的月色,让静静地月光拂去我们一天的疲惫,也会长叹这美好月色属于我们的太少。然后再回到我们五个人的“窝”——宿舍。我们在宿舍经过一番打闹,寝室铃声就响了。我们带着似乎不满足的心情停止了一天的校园生活,叹息道:“今天过得真快啊!”朋友讲到这里时,望着天边的云霞,回味无穷地笑道:“读书真好!校园永远是让人奋发、留恋、珍惜的摇篮!”她转过头笑着对我说:“如果你融入这有趣而多彩的校园生活,你会拥有微笑的天空。”我们一起抬头望着蓝天,脸上都浮起了微笑……
[评语] 如今的学校,出现在学生作品中,多数是反面形象,几乎与监狱等同,这无疑夸大了她的缺点,借以博取世人的同情,这不是弱者情结,就是矫情。本文还她以本来面目。(曹泽均 评)
最 贵 的 书
高2005级3班 周涛
家里的书不多,种类也不多。可是我的家里却有一套最贵的书,在书柜的最顶端。那是用母爱换取的书。
我总喜欢把各类书签和花、动物的标本都压在里面,不仅是因为书很厚,而是因为书的美丽。我尽力地去装点。
母亲从小都喜欢让我或带我去书店,虽然她不会去刻意的看这些书,但她会刻意地让去看这些书。这样的接触。没有距离。也知道那时家境并不见好,所以我从不让母亲买书。可是母亲却总会在我们视线相对的背后,去理解。那时的我很疑惑,问了外婆,为什么母亲总会知道我想什么:外婆总是用最慈祥的笑容迎接我,不回答。渐渐的,我懂了。
生病时,母亲会买一两本连环画让我分忧,记得那是7岁时,因为生了病住在医院。什么病我忘却了,只知道3天没吃饭,输了2天半的液。母亲听到我病了的消息,苍白?照顾我2天2夜的手粗糙了。那时,打针是我最痛苦的事。母亲一边安慰我一边从一个小口袋里,拿出一本连环画,让我看。入迷的我,都忘了针是何时抽出我身体里。连环画不长,20多页,一口看完,母亲陪着我。黑眼圈和皱纹是那么明显。她哭泣了,我吓着了,也哭了。见我哭了,母亲边擦我的眼泪又笑了,勉强的笑了。我还哭着。病房里的病友们都笑了。关心的笑。
那是母亲买给我的第一本书。后来被第第撕烂,为此气得2天没吃饭,一个星期没理他。从那时我就有了小气鬼的绰号。为了一本书的小气鬼。
小学三年级,一次语文课,老师在抽我回答问题后,说我口齿不清,然后借着头天和朋友闹矛盾的事,批评了我一通。从来没有一个老师批评过了,一下子,又哭了。
我向母亲诉苦。母亲什么也没说,小孩子,哭够了,也没事了。只不过第二天在床头前发现一本书《人际交流与口才》,我根本看不懂,一时根本还无法理解这本书,以为是哥哥的,后来才发现最末有这样一行字:
送给涛涛的生日礼物。
我笑了。那是会心的笑。现在想来心里也都觉甜。这是母亲买给我的最深奥的书。后业,搬家的时候弄丢了。
上了初中。不经常说话的母亲一下子就成了快嘴,苦口婆心的滋味每天都可以尝到,说不出是苦是甜。
那时也喜欢泡在书店里。渐渐的看上了一本书。百科全书。全名很长不记得了。每周日都会花一下午的时间到书店里翻翻看看。只觉每次去阿姨们的眼色都不对。我那时不会有在意,只是戴上眼镜一味的看。
偶然。母亲看到了,连续几个星期。看看我,看看书价,然后还是叹了气,等等我,和我一起走了。
从那时起,我就很少在白天看到母亲了,最多在深夜里才见母亲和去接她的父亲。模糊看见,母亲的衣服很脏,充满了铁的锈味、刺鼻。
一个月过去后。母亲瘦了,更黄了,脸上不知什么时候有了黄斑,我吓了一跳,然后用疑问的眼光问母亲怎么了,母亲哭了。从衣柜的最深处拿出了我心寐已久的书。4本,共两百多页。我懂了,抱着书哭了。
不知道天下母亲是否都是这样的,至少我知道母亲是最无私的,那种母爱是最容易享受,也是最难享受到的,那是本最贵的书。是母亲一个月的心血换来的苍老和疲惫的书。是连接她的儿子和她心灵的书,无价格、无价标、无价位的书。
我欣慰,我有一本世界上最珍贵的书。
[评语] 平实的语言里饱含丰富的母子情,抒情舒缓,真切感人。(卿必斌 评)
从零开始
高2005级5班 单睿
人生,最原始的睡,开始了,
轻轻的睁开眼,
用稚幼的眼睛看看世界:
神奇……
从一开始,我的生命,
有了起点,
这一路上要有灿烂。
我所行驶的每一步,
都要坚实;
我所做的每一件事,
都要有意义;
我所漾出的每一抹微笑,
都是心的感应.
这一刻,我的生命:
从零开始……
生命有起点,
这起点又显得那样:
生活并不平坦,
就像个迷宫,
我们必须从中找到出路,
苍白无力。
我们时常会陷入迷茫,
在死胡同中寻觅
这时我会深信不疑,
书——是我们的指南针。
一,二,三……
这是人生最初的意识,
那个一脸稚气,
扳着手指的女孩儿,
在我的记忆过廊上,
早已烟消云散。
但生命用文字烙上印,
意识中的语言,
早已像甲骨文一样,
在人类前进的路上,
留下了永远的足迹,
深深的足迹。……
“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
这个亘古不变的真理。
但现实往往是这样:
那些过了七月便被全家抄斩的书
常被人称为“有用”的;
而被人称为“无用”的书,
在我看来却是一生爱用。
世人都是用世俗的眼光
来看待事物。
然而,这是何等的悲哀。
从某个时候开始,
我会用语言来表达这内心;
从某个时候开始,
我会用文字来描述景物,
把我的文字当作别人的眼睛;
从某个时候开始,
我会用诗歌来形容自己的情绪起伏;
从某个时候开始,
我会用文章来抚平创伤;
从那个时候开始,
书成了我的另一半。
再回到可悲的迷宫,
注定了每个人都是孤独的。
但这一路的路标——书,
却让我感到了心慰,
它大概是我唯一的朋友,
至少它不会有一天,离我而去。
没有人世间的虚伪,
没有人与人的冷漠,
没有阶级的轻视。
而且它只是默默的,
让我能在它的领域中,
获得一片渺小的天空。
迷宫的路太崎岖,
我偶尔迷失方向,
但在我无助之时,
书会来敲醒你。
也许会让我找到出口,
也许会让我误入歧途,
陷入更深的死胡同。
但我仍感激,
一路上有书的陪伴。
生命从零开始,
书是我的计时器。
[评语] 情感丰富,抒情自然,舒缓,结构完美。在诗情画意中,也让读者悟到书的作用。(卿必武 评)
感 动
高2004级7班 杨慧
小时候,家里很穷,每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就常常闹饥荒。每当这个时候,妈妈那粗糙的大手总将家里的坛坛罐罐掏了又掏,而那可怜的几粒米总是难以下锅。
幸好,山上还散着又嫩又大的野菜,挖了回来,切碎,削几个勉强还能吃的烂红苕,洒下那几粒珍贵的米,煮成了一锅“杂烩粥”,‘僧’多粥少,妈妈总让孩子们先吃,看着一个个肚皮被汤汤水水灌得滚圆时,妈妈总是在一旁偷偷地、幸福地落下泪来。
然而,我们从没见过母亲喝“粥”,问她,她总是笑着说:“妈妈是大人,不会饿的。”那时,我真是巴不得自己快点长大,成了大人就不会饿了,我常想。
有一天,我背草回家,路过村口时,村里几个闲聊的大娘嘴里得知,妈妈得了痔疮。我当时虽然不懂这疮到底长在哪儿,但猜想一定很痛。而且,我记得姥姥说过“山鸡草”沌卿鱼可以治这种病,于是……
中午,吃过午饭,烈日难当,干裂的泥路从缝里冲出的热气把我的肢丫蒸得很疼,我跑上山,很容易便摘到了那棵“救命草”,第二步,捉鱼,对啦!我来到荷塘边,见到满眼的绿,今年的荷长势可真好,三下五除二,我便钻了进去,咦,不远处那摇头摆尾的家伙!我轻轻撩开荷叶,慢慢向前游,双手一合,哈哈,得了!小鱼儿在我手心活蹦乱跳。游回岸边,扑在草地上晒开衣服,抓起山鸡草,我兴冲冲地回家去了。
“野哪儿去了,这么晚才回来!”妈妈埋怨着,“我去二牛家玩去了,”我谎称,一边蹑手蹑脚要把鱼放到后屋水糟里,不料妈妈眼疾手快,一把抓了过去,并撩起我的裤脚,我埋头一看糟了!腿上全是被荷叶割过的伤痕。妈妈气极了,挥手便打,且一个劲儿呵斥着:“叫你不听话,跟你说过那荷塘去不得!你为啥不听!!”我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泪水不听话地滚落下来,最后,在姥姥的劝阻下,妈妈才住了手。
后来,妈妈知道了这个秘密,也许是姥姥告诉了她吧!那天晚上,等我睡下后,她来到了我的床前,什么也没说,只将我搂在怀里,不一会儿,我感到脸上有热乎乎的一滴,咸的。
这是妈妈向我讲述的她与外婆之间的感动,我想,生活中确实还有无数的情在感动着我们……
[评语] 本文文笔细腻,内容充实,通过母亲为女儿煮“粥”,女儿为母亲寻药两个小的故事,展示了艰难岁月里母女的相依为命,艰难岁月令人不愿提及,而那份母女的相濡以沫的,却不得不让人永记,生活就是这样。
感 动
高2004级7班 何堤
猿人独自坐在那里,用心地打磨一块石头。他坐的那个地方是一个很高的崖,上面长满了芜杂的草。他坐在那里可以看到下面的一切,是一些当了母亲的猿人在一边哄着自己的孩子一边整理虎皮。
猿人不小心划破了手,鲜血汩汩地诵了出来,他不禁嘟地叫了一声。就姑且管他叫“熬”吧,熬是一个健壮的小猿人,只是从没见过自己的父母亲,很久以来,他都是独自一人,没有和别的猿人一起玩耍过,只是爱坐在那个高高的崖上打磨出一个又一个石器。
远远地,打猎的猿人们扛着一只熊回来了,熬扯了一根树藤荡到地面。同以往一样,又分了一块肉,他衔起肉,跑开了。
夜悄悄地来了。整个森林变得宁静而神秘,猿人都睡了,只有一些小小的虫还在爬动。
毫无征兆地,灾难也来了。不知是在酣睡了多久,一声惊雷炸醒了整个森林。野兽们的嘶叫声乱成一片。雷一个又一个地落到森林里来,震得地动山摇。火,在一棵树下开始燃烧。火势不断蔓延,很快包围了猿人们的栖息地。熬躲在角落里,惊恐地看着整个森林如同白昼,猿人们跟着领头的公猿开始逃亡。火就像一条毒蛇,紧紧地跟在他们身后,急切地要吞噬他们。
熬跑得慢了,尽管他很健壮,但毕竟他还是个孩子。火舌就要舔到他了。这个时候,他前面的一个母猿狠狠地拉了他一把。“咿呀……咿”母猿一边说一边用手指着前方,示意他快跑,他好像一下有了力量,又加速奔跑起来。火把那只母猿吃掉了。他感到眼里有种东西,好像要流出来的样子。
但不久他又落到后面,于是一只公猿将他放到自己背上。然而,因为带上了他,公猿越跑越慢,眼看跑不动了,公猿把熬往前一扔,随即葬身火海。熬眼里终于流出了一种亮晶晶的水样的东西。
天边出现了鱼肚白,仅有的几只猿人还在奔跑,火,毫无借意地追赶。熬感到自己已经不行了。但这时,河流出现了。几只公猿踩着河里的烂石,把熬送到对岸时,已经遍体鳞伤,再也走不动,瘫倒在急流中。
只剩下熬,依然记得每只救过他的猿临死时告诉他的意思,因为他是最年轻的猿人,所以要救他。熬望着烧光的森林,心里莫名地酸楚。那就是感动。熬坚定地向远方跑去……
[评语] 本文文笔简练,构思奇特,写出一群猿人的突围,由此揭开了人类发燕尾服史的序幕。我们感动于老猿为“熬”做出的牺牲,亦感动于我们的祖先创业时所付出的艰辛。也许这感动许多人已淡忘了!
感 动
高2004级7班 周艺
亲爱的奶奶:
好几天了,你还不理我,还在生我的气吗?我知道,你一定认为我是个不孝子,没良心的畜牲,可是……
妈妈的死,我比谁都难过。是的,在她病危的时候,我离开了,我真是个畜牲,的的确确明明白白的一个畜牲。为什么我要离开?真该死……
可是妈妈,她为什么要那样对我?在那个时候,我真的,真的迷迷糊糊地竟然全放在了心上。
“你看不出你妈妈那是在气你吗?他不想你看着死去,也不想你难过,她要让她最美丽最慈祥的面庞留在你的记忆里,而不是现在的——躺在病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的她。”
护士告诉我的那天那时刻,我呆了,思绪如乱麻般廛绕,剪不断,理还乱。
“你滚,我不想见到你,我知道你很不情愿伺候我,你滚,滚得越远越好!”“你给我吃的什么啊,”这是人吃的吗?“啪,煮了一上午的鸡汤洒了一地。我当时真的很难受,吃了一肚子的委屈。可是我并没发火,我明白那是母亲心里难受。可是三番四次……”
那天,我取了压岁钱,那是给妈付药费剩下的仅存的一些钱了。我拿去买了些衣服给妈。可当我高兴地递给妈妈时,她却一刀刀地把他们全剪了。眼泪再也忍不住地涌出来了。风声,病房里只有风的声音,“呼”,“呼”……桌上的康乃馨一瓣一瓣地随风而去。
我离开了,就这样载着泪水与委屈离开了。哭泣声充满着冷凄的医院。
昨天,我去扫墓了。一个人,坟场只有我一个人。“老孺人×××之墓”“孝儿××立”。看着这几个字,心里涌动着一种莫名的冲动。香没有点,花没有献上,因为我不配。我捧起一把黄土,洒进了我的衣服中,肉体上,惊颤。
奶奶,我走了,浪迹天涯。不必挂念我—— 一个不孝的畜牲。
流泪的××
[评语] 诗言情,诗言志,文缘乎情,情为文魂。本篇文章是为真事,发自真情。情深荡于心胸,充斥于全文。本文构思巧妙,以书信体方式展开。通过向奶奶地倾诉,展示了自己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之情。亲情为亲情、友情、爱情三情之首,而母爱为亲情之最,你读了此文焉能不感动。
感 动
高2004级7班 郑露平
闲来无事,我在家喂了三只兔,一公二母,兔下崽一月一窝,一年下来,已有百余来只了。
到了冬天,本不应该是兔发病的季节,我的兔却不吃食了。紧接着就一只一只的开始死去了,我看着那剩余的十多只兔子开始发愁了,最后,我抱着一丝希望把它们送到了兽医站。那天,阴沉沉的,下着小雨。我背着兔子在弯曲的泥泞的小路上走着,冷不防摔了一跤,还好没有惊到那可爱的兔子。到了医院,兽医仔细地对兔子作了检查,最终,没得治了,最多还能活一个多星期。
兔的不幸让我非常的同情,但我也没有别的什么法子。我只好又把它们背回去。余下的几天,我也只能尽我最大的努力好好的照顾它们。无疑,它们在不到一星期的时间就相继的死去。可是无独有偶,却偏偏有那么一只母兔硬是挺过了第一个星期,这已经让我吃了一惊,由于只剩下这一只兔了,我对它更是细心的照顾,第二个星期它也坚强的挺了下来。这时我想:医生的话大概就要全灵了吧!
奇迹,简直是奇迹。我惊喜的发现。这只兔已经坚持到了第三个星期了,虽然它的头仍然低垂着,但从它的眼睛里分明透射出一种希望。于是我又重新抱着它再一次来到了兽获疹所,兽医看了之后,也是用一种惊讶的目光看了好久,才说:“奇迹,这简直就是奇迹。我已前从末遇到过。”接着他解释说:“这母兔怀胎了,也正是它的胎儿,使它坚强的活到了今天。我相信它一定能坚持到产仔的那天。”我震惊了,动物的感情原来也是这么感人啊!我呆呆的站在原地,眼泪到了眼眶,我硬是没让它流出来,兽医给兔打了一针药剂,对我说:“好好照顾它吧!”我却不回答。抱着兔慢慢的向回家的方向走。
五天过后,母兔终于顺利的产下了一窝可爱的小兔。一个多小时后,母兔终于闭上了那早已疲惫的双眼,它死了,我却早有预感,只是默默的给那些小兔做了一个温暖的窝,然后我又把母兔的尸体埋在了院子的土里……
[评语] 兔犹如此,人何以堪!
感 动
张霞 1号
感动,一个多平常的词语啊!我们时常把它挂在嘴边,写在纸上,然而,又有多少人曾真正的体会到了它的神奇之处呢?
感动并不是指在接受朋友帮助后的那种感觉,那叫感激;感动也不是情侣间那束美丽的玫瑰 ,那是甜蜜;感动是在发现周围的美妙的事物后的幸福的感觉;感动是见到人间真情后的一种美妙的感觉。
我曾听到过一个故事。有一天,一个猎人正拿枪对着一只受伤的母鹿时,他发现母鹿的眼里含着泪珠,用乞求的眼光看着他,于是他放过了母鹿,可后来他才发现原来那只鹿正怀着一只小鹿。听了这个故事,我发出了母爱无所不在,它超乎了人与动物的界限,超乎了一切的 我又觉得自己十分的幸福,生活在一个爱的世界里,于是我感动了。
在一个小村里,有一对聪明好学、刻苦勤奋的兄弟。可由于家庭环境的原因,懂事的姐姐放弃了深造的机会,挣钱供弟弟上学。弟弟对姐姐无地的感激,从高中考上了大学,又考上了研究生,又在姐姐的大力劝说下深造博士。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姐姐患癌症的消息使全家都惊呆了。弟弟为了救姐姐,放弃了学业,放弃了我为一个有成就之人的机会……
想想,癌症本是不治之症,又何必费那么大的力气去做一件没有价值之事呢?最后,我终于得出了答案,那是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人与人之间产生了对方不顾自己的那种巨大的情谊,推动着这对姐妹会做出了那些伟大的牺牲,他们并不是愚蠢,而是伟大。
认真想一想,这种事情在生活中到处可见,于是我十分地高兴,原来世界如此的美好啊!我又感动了。
感动是见到甘露滋润小草时的美妙的感觉;感动是见到秋天落叶纷飞,为来年的新叶让出位置的悲凉的感觉;感动是见到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时的新生的感觉;感动是听到婴儿呱呱落地时的哭声时的喜悦的感觉,感动也是听到杜鹃啼血的伤感。
感动其实是无处不在,只要细心留意生活,就会发现感动是那么的美妙,那么的神奇,每一次的感动都是一种享受,每一次的感动都是一种幸福。感动,多么神奇啊!
[评语] 对感动有深刻的体味,对感动有新的注释,文章所举两例尤为精当典型。
感 动
高2004级2班 兰丽 3号
一切都未曾改变。窗台上的花草依旧摆放在那里,在日光雨露,清风冷雨中,它仍静静地,顽强地生长。笼中的小鸽子每天依旧歌鸣,每天依旧期待。
小女孩独自在家中,看着花草,听着鸟鸣。她又一次静静地,小心翼翼地用干净的丝帕擦着一根已经老朽的褪色的拐杖。其实她用不着擦,因为这根拐杖每天都被她擦的发亮,根本不可能有尘土。
她垫着脚,用稚嫩的小手轻轻地扭开收音机的开关,屋里立刻响起了听不明白,音色不十分好的黄梅戏的歌词,她才六岁,根本不可能听懂,她也根本不可能对黄梅戏感兴趣,可是她就是要听,而且每天必听。
她爬上一根椅子,小心翼翼地打开抽屉,可又 慌忙地关了回去。
她坐在椅子上,可坐不住,一股不知从哪儿来的力量使她重新踏着椅子,打开比她还高的柜子的抽屉,她用略微发抖的稚嫩的小手拿出了一本相册。
她跑到窗台前,在她身边是可爱的小草花儿,是可爱的小鸽子,她轻轻地慢慢翻开相册,脸上有了一点久违的微笑,像一朵久未开放的花儿。
她用小手指着一张相片,部小鸽子:“你看见 了吗?”小鸽子依旧在那儿歌鸣。
她似乎很满意,脸上的花儿更加灿烂,相片里的,是一位使小女孩每天想念的老人,那是小女孩的爷爷。
小女孩的爷爷很疼爱小孙女,他为了小女孩,用尽了他的余年。小女孩到了三岁还不会走路,医生诊断是得了先天性软骨病,可小女孩的爷爷每天用他的拐杖让小女孩扶着练习走路,一年的时间,多少个艰难的日子,小女孩终于站了起来,她会走路了!女孩是爷爷的宝贝,每天晚饭后,爷爷总是抱着小女孩听黄梅戏,然后对小女孩说些令人不十分懂的话。爷爷病重的时候,人糊里糊涂,认不准谁是谁,可只要他一摸着小女孩的手,眼睛里就会闪现奇异的光彩。
“小妹(小女孩的小名),你在看什么?”小女孩的妈妈过来了。“妈妈,爷爷已经回来过了,”“什么?”妈妈显然不相信,因为那肯定不是事实。“你说什么?”“真的!”小女孩天真的说。是小鸽子告诉我的,小鸽子是爷爷喂大的,它通灵性。
“去吃饭吧!”母亲眼里含着泪花。
[评语] 集体的温暖和养父母的真情消弥了心灵的伤痕和隐痛。作者对少不更事而产生的情感隔膜和封闭的心理的交待,更能突出人间真情的动人的力量,起到了欲扬先抑的作用。
感 动
赖云丛
当一人独自面对大海,会突然发觉自己是那么的渺小。它有着蔚蓝宽广的胸襟,浩瀚无边,它可以洗去心灵的一切私心功利都显得是那么苍白无力。
我明显感到,我被大海感动了。这就是感动。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是易感的。他们感动于身边人和事,创作出了无数优秀的篇章。于是,我们后人也被他们所感动着。《水浒传》中的英雄们,各有各鲜明的色彩。林冲的耿直,鲁智深的豪放,武松的仗义,燕青的机敏……无一不让我们为那份热血、那份义气、那份肝胆相照而感动。这世间,朋友之间那份仗义,那份同甘共苦,就足以让我们感动一辈子。
在看电视局《孙中山》的时候,对历史题材并不甚感兴趣的我竟也流下两行热泪。那是我看到已经年迈的孙中山,带着病痛北上。国民党反动势力一再阻挠他,以为会把他挫败。可是他没有泄气,仍然怀着坚定的信念为革命而奋斗。他在火车站,在天安门广场,即使有国民党的镇压,可数以万计的民众仍然高呼:“欢迎大总统!”原来还是有这么多人支持革命的,他不禁热泪盈眶,和大家一起高喊口号。那样的场面,热烈而壮美!
很多感动,是缘于我们内心所拥有的一种信念。在奥运会;不论是谁,当自己站在光荣的领奖台上接过奖牌,聆听整个会场响起自己国家的国歌时,心中总是感慨万千,仿佛此时全世界都在响着自己的国歌。“啊!那是我们国家的国歌啊!我是代表我们国家而出站的。”人们知道自己是为什么而战,也永远记着自己是属于哪个国家。因此,他们是为这份荣誉感和自豪感而感动。
为友情而感动,为亲情而感动,为爱情而感动;感动于浩瀚的银河,感动于残阳与大海;感于生、感于死。人们总是在感动着,因为他们爱这个世界。热爱生活,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
[评语] 本篇文章结构独其通心,开篇以面观大海引出感动,既点题,又领起下文。然后列举了各式各样的感动。篇末以散文诗的笔调来收尾。
感 动
高2004级4班 蓝丽
感动,是让许多人微笑的词语;于我,却是一度让我为之绝望的词语。
小时候,当别人在写《我的爸爸妈妈》时,写下一大堆琐碎而让他们感动得一塌糊涂的事,我咬着笔杆,想了半天,想起了父亲为我补数学熬夜,母亲为我起早做早饭。如果说,当时心里确是闪过一点什么的话,那是感激而绝不是感动。是的,我是那么清楚地知道这一点,就像我那么清楚地明白我不是他们的亲生女儿一样。正是这些,我根本不知感动为何物。我会很乖很听话地读书,为父母做事,但我知道,我的心残废了。不仅是对亲情、友情、师生情……全部被拒在心扉之外。我读了很多书,为书中所有平凡或伟大的情感所感动,可现实是,感动依然是与我绝缘的。
在我以为我将麻木地度过一生时,感动在16岁的花季里像花一样在我心中盛开。在足球赛场上,我因我们班的男子汉们拼博气概所感动;在庆功会上,与朋友们一起眼含热泪而唱《真心英雄》,在收到小学同学几年来一次的信时,心中盛满了感动;在班主作任去远方支教回来时,十几个女生围着,说着,哭着的场景让我感动;生日时,好友送了我她平生第一次送我的生日礼物,心中充满着感动。在翻阅父亲年少气盛写下的日记,对照眼前四十刚出头就华发早生,为我和妹妹学费长叹短吁的父亲,心中掀起了感动的滔天巨浪;在外面狂风暴雨,母亲大老远送来衣物和伞时,我不知道除了感动,我还剩什么;那天,听着朋友说:“你是很纯真的,在我看来,是完美的。”我已经感动得一塌糊涂了……
当我开始为亲情,友情,师生情所感动时,我相信,感动是世界最美好的东西,它从开始到最后都是人性闪光的产物。没有感动,人又怎称得上万物之灵,只是行尸走肉而已;没有感动,人又怎能去升华自己,净化灵魂。
我想,我已经被许多人所感动。这些人这些事这些知不仅让我的心灵愈合,而且使人能看到热血的脉动。我该做更多让别人感动的事了。
感动,我16岁花季最好的礼物;感动,我人生最重要的礼物;我想,我一生都会为这个词语所感动了。
[评语] 以小姑娘传律的动作开篇引起悬念。在作者客观冷静地叙过中祖孙亲跃然纸上,此文是一篇令人感动的佳作。
感 动
刘 杨
上星期日,我一整天都很激动。因为我参加了一位著名作家的演讲会。那天,一个不算小的会堂挤满了人,连过道里都挤满了。演讲结束后,我还去找那位作家签了名。在长长的队伍中,我发现我的教师也在其中。
回家以后,我写了一篇很长的感想,大约有一千多字。我准备把它当成这星期的周记交上去,由于周记本太小,我把它写在文稿纸上夹在周记本里交上去。心想;老师看到我这篇文章中的感受与她相同的话,她一定会很高兴,会给我写上赞赏的评语。因为那位作家也是她的偶像。从那天开始,我每一节语文课都听得十分认真,老师好像对我的每一个眼神中都流露出赞许的目光。
可了几天,周记发下来了。我满怀希望的打开了周记本,可我的那篇周记却不见了。是不是科代表在去办公室的路上给搞丢了,我心想:要是丢了可要我的命呀,这是我的心血呀1我冲向了办公室,推开门气喘吁吁的站在门口,你是为你那篇文章来的吧,老师亲切的说:“你再等几天吧,过几天我给你。”
我又耐心的等了几天。可一点消息也没有,上课时老师连看都不看我一眼。我心里一阵的乱想;是不是老师看我的文章见解太与众不同,太出色了,她嫉妒了,所以把我的文章给藏起来,故意不给我。这样的老师也太没有师德了。下课以后,我怒气冲冲地跑到办公室要问个明白,刚一进门老师便说:“我刚要找你,想把你的文章给你。”我接过稿子,打开一看,鼻子一酸,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
文章后面的评语不是老师写的,而是那位作家的笔迹,后面还有那位作定的签名。“你的作文写得太出色了”,老师说,“我觉得只有一个人有资格给你下评语,那就是那位作家本人。对不起,让你久等了”。听了老师的话,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我错怪了老师,我向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离开了办公室。
这是我第一次被感动得落泪,也让我认识了一位老师。
[评语] 叙事清楚,语言朴实。心理活动的描写,悬念和误会的设置,为意料之久的结局作了充分的铺垫,使得“感动”的喷发真实而又自然。
感 动
高2004级5班 罗钰
我是一个在感动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这种感动很平凡,但却很真实。
伴夏的夜晚,我偎在外公的怀里,数着天上明珠般的星星,那时,四周很静,只听见花园里的蟋蟀在“吱吱”地叫个不停。就在这个静得让人陶醉的夜晚,小小的我专心地聆听外公神奇的旅藏生涯,那个神奇的地方至今仍激发着我莫大的好奇心,而此时,外公会从里屋搬出一个顶大的西瓜,用当年修川藏公路的大手一刀将西瓜切成两半——那是为小小的我特意准备的。
然而,特意为我而备的不止这个,皎洁的月光把院子映得通透亮,就像清晨沾满露珠的映照下显得特加紧高大,他拿起放在果盘里的一颗、一颗,仔细地挖去西瓜肉上的西瓜籽。
在当时的我看来,那份小小的西瓜肉上布满着不计其数的黑得发亮的西瓜籽,要把它们悉数挖去是件极需耐心的细心的活,我无法想象平时大大咧咧的外公可以把它做好。
但是,外公做到了,他那双布满皱纹的眼睛,曾经折射出无限慈爱的眼睛这会儿正专注地盯着每颗浑圆,黝黑的西瓜籽,它们对小小的我来说是不利于品的东西,所以,外公要除去它们,那把很大的菜刀牢牢地握在外公的手里,它锋利的刀类在外公的引导下准确地挖掉一颗又一颗的西瓜籽。我看着清辉月光笼罩下的外公,看着外公手中那份让人垂涎三丈的西瓜,欣喜地看着让人生厌的籽被一颗颗挖下,最后,当外公灵巧地除去西瓜肉上的最后一颗西瓜籽后,他慢慢地把这份纯洁的,不带一丝杂色的西瓜给了我,那鲜红的视觉感受会我的心里顿时盈满了无尽的喜悦。然后,在外公慈祥的注视下,我对早已垂涎三尺的西瓜狼吞虎咽起来。
这样平凡却又美好的夜晚从夏季一来临一直持续到夏季的最后一天。而在来年的那个夏天,这样的夏夜又会重演,一直到我上学为止。
当时的我并不能体会到凝聚在外公刀尖的浓浓的爱意。并不能意识到西瓜籽“啪、啪”地下落是爱的标记,更没有被感动,可当长大后的我回想起那样的夏夜,那个有着清辉月光,外公,西瓜与我的被爱包围的夜晚时,被感动的激情比当时纯粹的喜悦更加强烈,它一次次猛烈撞击我的内心深处,感动并非完全的惊天动地,或许平凡生活中的感动更让人感动。感动,伴我成长!
[评语] 第六自然段只是一个过渡段,但它却是全文的一个亮点。其语言之流畅从容娴熟优美,是学习语言的理想目标。如果全文语言都如此自然明快,那么我们将会有一种如坐春风之感。
感 动
高2004级5 班 陈晓佳
感动是什么?是疼爱、怜惜、关心,还是至高无尚的爱情,抑或是纯洁美丽的友情,或难舍难分的亲情?我,朦胧,不懂,在我们以为感动着的时候,常常是不明白的。
天冷的时候,送上一件带体温的外套;口渴的时候,递来一怀冰凉的矿泉水;失败受挫的时候,朋友的一句鼓励;成绩糟糕下沉的时候,父母纸条上“爸妈永远爱你”;大病初愈后,亲朋好友无微不至的照顾……这些都足以让你感动不已,甚至,热泪盈眶。
感动,无时无刻不围绕在我们身边,只是忙碌的我们不曾留意它罢了。公共汽车上主动让座给老幼妇女;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与歹徒英勇搏斗的有为青年;大街上捐款给残疾的过路人,热心搀扶有人过马路等等,这难道不能让人感动吗?
感动?也许是人内心的一种宣泄,是人与人感情的互动,它热情、美丽,是人性的一种表现,是爱的另一种方式。
曾记得这样一个故事,一对年老的聋哑夫妇在散步的途中捡到一个被人遗弃的女婴,于是他们收留了她,女孩一天天长大,越来越美丽。在学习中,她非常刻苦,品学兼优,每天都用哑语开心地同老人谈心,生活就这样开心无虑的走过。一天,女孩的老师邀请二老去参加学校50周年校庆。女孩在台上慷慨激昂的演讲,看着老人开心的向他们眨着眼睛。忽然,老师请二老上前讲话,全场鸦雀无声。二老只是无奈的笑着。女孩走下台牵着二老再次上台,激动的热泪夺眶而出,她哽咽着,大声说:“我的爷爷奶奶是聋哑人,我是一个弃婴,是他们含辛如苦养育了我……”全场顿时掌声四起,整个校园都回荡着这震耳欲聋的掌声,大家都被深深的感动了……
感动是什么?它究竟在哪里?感动就是人内心的呵护,它时时刻刻都在人们心里。它是内心然烧的火焰,温暖孤独受伤的心灵;它是热量四射的太阳,照耀着白昼与黑夜,它像天空包含每片云朵,像大海融入每一朵浪花;它给人内心注入一股暖流,让人对生活充满希望,世间充满爱。
感动是什么?是人与人的关怀,是世间最美的事。
[评语] 二、三自然段从面上展开从不同场景情景提示生活中感人之处,五自然段重点以一件事阐释“感动”内涵。这种点面结合的方法很值得大家学习。
感 动
高2004级5班 宋燕
有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
她出生在东北一个小村庄,她的出生并没有给她的家庭带来任何高兴的气氛。在她们那儿依然保留着男尊女卑的思想,然而厄运似乎注定要和她玩一场游戏。
在她九岁时,查出她患有心脏病,这一消息对年幼无知的她来说,可能只是感冒而已,但对于她的母亲则是一个重重的打击。爷爷奶奶爸爸都认为反正她是女孩,就只能这样,可她的母亲却不甘于命运,她决定要与命运抗争一下,即使结果相同,但她就是不甘心。
于是,她背着女儿四处就医,跑遍了东北所有的医院,也仍无济于事。在一个好心医生的介绍下,她知道了北京可能会接受这种病人,她喜出望外,高兴的继续就是悲伤的边缘,钱!她上哪儿找到这么钱,她的家已不成其家,可女儿的病已不能再拖。
或许上帝在播下灾难时,总会留下点什么,或许真的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岸花明又村”车到山前自有路,她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听到某医院正在找健康的肾器官,要求换肾的病人正到处寻找,他愿意出很多钱来换回自己的生命。
母亲的伟大可能只有在这时才会体现得更加透彻,用母亲的生命换回女儿的生命,她想都没想,便孤身一个找到换肾的病人……
故事说到这儿,我想谁都会猜到母亲走了,却换回女儿年青的生命。是的,的确是这样,或许这种故事早已在小说中用过知多少次,但它是真实的,真实得让我掉不下一滴眼泪,却又呼吸困难,因为淌着血的是心。
这虽只是个故事,但我情愿它就发生在我身边。伟大的母爱,我们都经历这,甚至被它运动了一生,而后用一生去感动他人。母爱似春天的微风,冬日的瑞雪;母爱似一团永不泯灭的火焰,燃烧着我们努力奋斗,挑战困难。
重获生命的小女孩现已长大,她在日记中写到:“我热爱生命,热爱我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颗草,因为我是两个人,因为我将终生生活在感动中。”
花园的百合开了,几只调皮的蜜蜂正在逗着它们,我想把这美丽的百合献给全天下所有的母亲,因为只有你们才有资格拥有百合。
[评语] 入题简洁,且扣题,为全文展开奠定了破竹之势的基础,结尾如与之呼应,并写出主题则更好。
感 动
张晓斌
一滴泪水轻轻滑落,用颤抖的双手试去,是感动的泪。心里被回忆吹得柔软。绵绵的可以容纳整个世界。用一个拥抱来安慰自己,感动。一种缠绵在体内蔓延。
沿着这条林荫道漫步,鞋底发出直敲心扉的响声。这一路的落木叶在余晖中变得妩媚。被吹起的裙角越发不安份,在空气中游摆。这是曾经常走的小道,夜深时,会有一盏孤灯散出庸懒的光线,一种充满满足的味道。莫名地会被这画面感动。用力地呼吸,想让这份悸动注入心里,然后——铭记!
对面是模糊而美丽的河岸。幻觉总以为会有人握着火把张望。孤单的火苗似乎不得抵挡距离的蹂躇。在此岸等待,伸手,却无法触及彼岸的花朵,那花应该是美丽的,因为无法拥有。感动。感动在孤独中坚持,眼泪在感动中决堤,等待在时间中变为习惯。
转身后的路依然清晰,而幻觉从未消离。不知道会让哪个没有预料到的地方长出朵小花,然后俯身闻一闻,那香气必曾熟悉。再或者前行,去找寻如彼岸那样的花朵。在跋涉中让感动把自己吞没,这是一条荆剌丛生的路。雨后的天空并不完全会有彩虹。也许依然阴沉,黯淡。习惯阴冷的人不会适应阳光普照的艳阳天。就像冬眠的蛇,只要给它一丝温度,它便会苏醒,然后——咬人!我习惯在低调中感动,很多时候被自己感动。坚持,等待追寻,跋涉都是理由。感动,很简单。
当花瓣离开花朵,花芳依然留给年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希望在平淡生活中感动。
无数的告别在继续,告别和遗忘都让我们坚强。感动,也在坚强中滋长。
喂的小金鱼还活着,已有八个月。我曾担心它们活不过那个寂寞的冬天,可生命的躁动让我感动,它们活着,但愿一如既往。
感动,在生命中流转, 不会因为疼痛而如过眼烟云一般。
铭记感动。
我们一直在感动中行走。
[评语] 用抒情的语调和笔触,将平常的事物和感受连缀在跳动的思绪这根弦上,犹如将若干无名的小花串成了一个芬芳的花环,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感 动
高2004级3班 张小娟
感动,常常都在我们的身边发生。正因为有了感动,习能把彼此的距离拉近。
无论是朋友,亲人或者爱人,正因为那一次次的感动才累积成了一份深厚的感情,才会在感动之后刻骨铭心。
每个人来到世界上时,根本就不知何为感动,身边除了父母和一些亲人之外可说是一无所有。只有父母对这幼小的生命充满了关爱和呵护。父母的关爱是无私的,但不要因此而以为父母对我们无尽的付出是理所应当的,也不要对父母的关爱视而不见。是谁冒雨接送我们上学,又是谁在风雪之夜送我们上医院,又是谁为了我们的幸福可以抛弃一切,这看似平常的亲情难道不是我们最初的感动吗?
我们长大后有了朋友和爱人。朋友对一个完整的人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人的一生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困难挫贩。经历各种各样的突如其来的打击。真正的朋友会在此时在我们的身边鼓励,安慰,无论怎样也对我们不离不弃,这何尝又不是一种珍贵的感动呢?
能陪我们走过一生一世的是我们的爱人。一生中能找到自己最爱和最爱自己的人,是多么的不容易。虽然我们未曾经历,但是却或多或少的可以感觉出那丝温暖与甜蜜,真正的爱,伟大的爱是不用整天挂在嘴边或用甜言蜜语去烘托就能够展现于眼前或心里的。当你生病时,他会形影不离地守护你,夜深时他会送上一杯咖啡然后静静的陪着你,当你难过进他会陪你一起等待伤口的愈合。每当这时心里便有一丝温暖和满足,鼻类就会觉得有一丝酸楚,其实这就是我们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感动。
感动其实无处不在,它就时刻围绕在我们身边。就看你有没有去留意、去感受,不要把一些事看得微不足道,正是那些极细微小事能给你内心深处带来极大的震颤。
[评语] 作者以严谨的结构和清晰的层次(亲情—友情—爱情),表达了令人感动之事无处不在,感动伴随一生的人生感悟。行文流畅自然,有一气呵成之感。
来源:自贡旭川中学 编辑:曹泽均